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第3/4頁)

而讓韓立感到奇怪的是,漢王聽了他的話後,竟然沒有任何的表示,只是淡淡地道:“魚腸劍得以揚名天下,在於專諸以此為殺人之器,擊殺吳王僚於酒宴之上。自此之後數百年裏,各地都出現了魚腸劍,無一不是贗品,而真正的魚腸劍,反而音訊全無。是以,本王幾乎肯定,這魚腸劍只怕也是後人仿制的東西,不看也罷,免得讓本王又是一場空歡喜。”

他說起話來井井有條,拒人於千裏之外而不留一絲痕跡,頓讓張良又驚又喜,不由對身旁這個“漢王”另眼相看。平心而論,張良讓蔡胡作為漢王的替身,純粹是事急從權,迫不得已。即使蔡胡在“形似”二字上下足了功夫,但若“神不似”,依然難逃韓信等人的法眼,這是張良一直擔心的原因之一,不曾想蔡胡應對得當,竟然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這對張良來說,無疑是意外之喜。

以張良對蔡胡的了解,蔡胡是不可能有這等機靈的。張良將這一切歸於天意,更相信是五音先生與紀空手的在天之靈在暗中保佑,為的是讓好不容易開創出來的大好局面不至於崩塌於一時。

“也許漢王以前所見的魚腸劍的確都是贗品,但這一次卻有所不同,因為它的確是專諸曾經用過的那把魚腸劍。”韓立似乎早算到了蔡胡會有這種說辭一般,雙手一拍,一名隨從踏前一步,高舉托盤,那托盤之上所蓋的紅綢十分鮮艷,襯得所遮之物更添神秘。

“呼……”韓立猛然一掀紅綢,紅綢飄飛間,一柄僅有八寸來長的短劍藏鋒於紫鯊皮鞘中,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韓立淡淡地笑了,帶著三分得意道:“請漢王允許微臣拔劍亮鋒,惟有如此,才可以證明微臣所言句句是真。”

呂政“嗤……”地一聲笑道:“我看大可不必了,如此短劍,如果用於殺雞宰鴨可勉強湊合,若是稱之為神劍利器,恐怕也太牽強了些。”

他的話剛一出口,稍知歷史的人無不笑了,知道呂政是英布手下的一員名將,行軍作戰猶可,談到讀書識字倒不敢恭維,韓立更是冷笑道:“呂信使有所不知,當年專諸刺殺吳王僚,就是以此劍藏於魚腹之中,才得以成功。如果劍長一尺有三,要尋到這般大的魚兒豈不太難?”

眾人哄堂大笑起來。

“既然如此,那就不妨一試。”蔡胡咳了幾聲道。

“遵命!”韓立拱手作了個揖,突然雙手一分,手過處一道耀眼的寒光閃躍空中,頓讓廳中生出三分肅寒。

寒氣如此逼人,可見其鋒芒銳利非常。眾人驚訝聲中,韓立左手揮動紅綢,右手握劍一振,只見紅綢翻舞,寒光隱現,頃刻間一截大好的紅綢被絞成碎片,猶如殘敗的楓葉灑落一地。

滿朝文武中,不乏有真正識貨者,自然認出此劍非神劍利器莫屬,因為紅綢雖有形,卻是至輕之物,飄動中更是不粘力道。韓立能夠將之絞成寸斷,這固然與他擁有一定的內力有關,卻還在於魚腸劍之鋒,可以吹發立斷。

“請漢王恩準微臣上前獻劍!”韓立雙手捧劍,高聲道,目光如電芒犀利,緊緊地鎖定在蔡胡的臉上。

張良冷冷地看著韓立,臉上毫無表情,心中卻十分明白,如果此時再不讓韓立獻劍,只怕頃刻間就有亂子發生。

“好,本王就恩準你上前獻劍!”蔡胡說這句話時,眼睛竟然沒有望向張良,好像心中已有把握一般。

張良與陳平交換了一個眼色,同時向蔡胡靠近了一步,以防不測。隨即將目光盯在了韓立身上,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不敢眨半下眼睛。

在不知情的人看來,這僅僅是獻劍而已,但對熟知內情的人來說,這是一場關系到大漢王朝氣數的生死較量,天下大勢的最終走向甚至就取決於這數十步間。

韓立心中清楚,在這數十步間,其實殺機重重,雖然他還無法確定這高台之上的機關,但他相信一定有高手暗藏其間,隨時應對一切驚變,而他必須成功地靠近漢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制服,惟有如此,方可把握住一切事態的進程。

韓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平緩了一下自己略顯興奮的情緒,然後才雙手擡劍向前。

這無疑是漫長的三十步,至少對韓立而言,的確是一個漫長的距離。他的步履很穩,每跨出一步,不僅傳來了一聲略顯沉悶的回音,而且還感受到了那幾欲讓人窒息的壓力。

三十步、二十五步、二十步……

韓立並沒有細數自己跨出了多少步,只是覺得漢王那張清瘦而略顯病態的臉距自己越來越近。當他踏上高台之時,突然看到漢王的嘴動了,咳了幾聲之後,便開口了,聲音平緩得不起一點波折。

“你不是韓立!”這一句話傳入韓立的耳中,韓立的身體明顯一震,整個人頓時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