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第2/4頁)

事實上他早就聽到有關自己的謠言,也知道項羽對自己起了戒心。範增表面上十分平靜,其實心裏早就開始盤算著如何應對項羽。當他那晚行至小院,聽到卓小圓焚香沐浴之聲時,一來他確實癡迷於卓小圓,二來他聽到了項羽悄然而至的腳步聲,當即靈機一動,這才幹出了偷窺之事。

這樣做的好處,可以盡去項羽對自己的戒備之心,範增知道項羽同樣是一個心機深沉之人,自然懂得一個心懷叵測之徒必然不動聲色,處處處心積慮,瞻前顧後,以防動機暴露。像這一類人,平日不喜張揚,行事藏頭露尾,絕對不會因小失大,做出偷窺之事來。而自己一旦做了,雖然背負好色之名,卻可以借機表明自己的清白,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這絕對是一個明智之舉,而且絕無性命之憂,因為範增清楚,真正犯忌的事情是背主棄義,偷窺春色還不至於讓項羽殺掉一個他所倚重的謀臣,就算將他放逐,也只是臉面上一時過不去,一旦前線軍情緊急,項羽自然會急召他回軍中效命。

想及此處,範增的臉上禁不住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仿佛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握之中。

“得得……”馬蹄聲清脆起來,顯然是進入了楓葉店,鐵蹄與石板踏觸,令長街似有些微震動。

“相爺,前面就是五湖居了,那裏的廚子原是宮廷裏的大廚,做得一手好菜,咱們是不是就在那裏打尖歇息?”說話的人叫範同,是範府的管家,跟著範增十幾年,是以並不拘謹。

範增沉吟了片刻,搖了搖頭道:“算了,老夫此次是以放逐之名回鄉,不宜過於張揚,還是過了楓葉店尋個僻靜小鎮打尖吧!”

“是!”範同不再說話,指揮馬隊緩緩從長街而過。

範增坐在車中,悠然地閉上眼睛。

對他來說,這是他第三次來到楓葉店,是以他對楓葉店並不陌生,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再走兩百步,就是楓葉橋,五湖居就在橋的那一端,那裏無疑是整個鎮上最熱鬧的地方。

熙熙攘攘的人流,撲鼻而來的肉香,拉長嗓音的叫罵聲……組成了一幅鬧市圖畫,在範增的記憶裏,一切猶在,讓他的心裏驀然湧出一種親切感。

然而,就在此時,“希聿聿……”一陣馬嘶長鳴,整個馬隊戛然停下。

範增心頭一緊,驚坐而起,喝道:“範同,出了什麽事?”

範同人在車外,聲音變得很緊張,顯得有些驚慌道:“相爺,橋上有人攔道!”

範增的心“格登”一下,暗叫道:“該來的還是來了!”當即掀簾來看。

但見百步之外,楓葉橋上,一個孤傲的身影昂然挺立,雙手緊抱,衣袂飄飄,一把長劍抱在胸前,劍未出鞘,但周身散出一股無形的殺氣,直透人心。

範增冷冷地盯注了半晌,眼芒一寒,又審視著長街上的情況,剛才熱鬧的長街,在一刹那間,變得靜寂無聲,人流紛退,如潮水般湧向長街的兩邊,使得車隊與楓葉橋之間,騰出一段百步距離的空間。

對於範增來說,這種場面是他此次行程預料中的事情。以他的身分地位,的確是很多人心中的刺殺目標,為了防患於未然,他設計了不下三種應變方案,以確保安全。是以,當這種驚變驟起之時,他絲毫不慌。

讓他感到有些詫異的是,對方只有一個人,而且人立橋上,竟然是公然行刺,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有兩個原因,一是此人初出江湖,不知天高地厚;二是此人有所憑恃,渾然無懼。

遠遠望去,那人氣勢沉凝,如高山嶽峙,的確有劍術名家之風範,但範增還是有一種莫名的預感,認為敵人的精銳主力其實正混跡於人流之中。

這才是讓範增遲遲沒有動手的原因,小隱隱於山水之間,大隱隱於市,但凡智者,誰都明白隱於人流之中才是最好的舉措。真正的隱者,就如尋常百姓一樣,鋒芒內斂,縱然與你相對,你也根本識不破他的底細,身為名士的範增,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但就算範增明白這個道理,要想在這成千上萬的人中尋找到真正的敵人,也是白費心機,惟一的辦法,就只有讓敵人自己跳出來。

“範同!”範增的眼睛緊了一下,叫道。

“在!”範同趨近車前道。

“通知車隊繼續前進!”範增冷然道:“老夫倒想看看,是誰敢攔老夫的車隊!”

範同怔了一怔,趕緊點頭道:“是!”當即站直身子,大手一揮,車隊又緩緩地動了起來。

居高臨下的無名看著重新蠕動的車隊,神經開始一點一點地繃緊,他已經感受到了大戰將臨的那份緊張,更看出這絕不是一場尋常的狙擊,而是真正的血戰、惡戰。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征兆,是因為那兩輛緊隨範增的車駕重簾緊閉,根本看不到裏面的任何虛實,但他卻感到在那重簾之後,有兩雙眼睛正盯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包括無形卻有質的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