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四章(第3/4頁)

樊噲的擔心絕非多余,事實上,這正是項羽采納範增之計,精心準備了數月之久,才發動的一次偷襲。

早在城陽之時,範增就已經意識到,以關中的地勢之利,誰能得之,誰就能奪取天下,是以,關中地區在他的心目中占據極其重要的戰備地位。以當時天下的局勢,漢軍攻占關中之後,已經完全具備了與西楚抗衡的實力,如果西楚軍一味強攻,無疑落入下風。

所以範增精心設計了這個智取武關的計劃,只要武關一破,關中便唾手可得。項羽聞之,欣然同意,於是在班師回楚之後,一面療養,一面在暗中調兵遣將,躲過了漢軍所有耳目,揮師十萬奔襲武關。

這原是一個非常圓滿的計劃,可謂是算無遺漏,然而項羽萬萬沒有想到,樊噲不僅果敢,而且無情,竟然置屬下數千性命於不顧,在自己大軍逼近之前搶先封閉城門。

武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出入關中的一道重要門戶,一旦城門關閉,則是易守難攻,就算項羽擁兵十萬,也無法越雷池半步。

項羽輕輕地嘆息了一聲,遙望武關城頭,只見一杆大旗之下,樊噲鎮定自若,從容應對,數萬名將士列隊以待,士氣高昂,心中不由暗道:“難道說真是天助劉邦?”

他似心有不甘,正要下達攻城的命令,卻聽得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回頭看時,來者正是範增。

“這真是功虧一簣!”範增的語氣顯得十分平靜,絲毫沒有懊惱的神情:“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雖然武關未破,但對大王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

項羽細細地品味著範增話中的深意,猶自不解道:“亞父所言之玄機,未免高深了些,本王只知,今日武關不能歸我所有,就是一種失敗!”

範增淡淡一笑道:“孰勝孰負,此時言來,實是在太早了些。今日一戰未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就只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劉邦的大漢軍並不如大王想象中的容易對付,楚漢爭霸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見分曉的事情,我們必須重新估量劉邦的實力,作長期抗衡的打算!”

項羽冷哼了一聲,顯然心有異議,但他素知範增大才,雖然不是事事言聽計從,卻從來沒有當面駁過他的話。

範增對項羽的表情悉數看在眼裏,微笑而道:“大王也許並不贊同微臣的看法,這其實再正常不過,畢竟大王身為流雲齋閥主,又是當今西楚霸王,一生所經歷的苦戰惡戰不下百次,從來不敗,當真稱得上是‘無敵於天下’,又豈能將區區一個劉邦放在眼裏,不過大王別忘了,眼前這個武關,正是數年前劉邦以十萬之師破之,竟比大王數十萬人馬先行進入關中,單憑這一點,就已經說明了劉邦並不簡單,大王切不可小視了他!”

範增的話勾起了項羽對一些往事的回憶,那時的劉邦,只是他麾下的一員大將,貪酒好色,若非自己念著他在作戰中頗有一套,也許早就棄之不用了,想不到數年之後,劉邦竟然成了自己最主要的大敵,可見當年的劉邦的確是胸有大志,貪酒好色只不過是他的偽裝罷了!

項羽心中一凜,緩緩而道:“亞父說得極是,當年本王的確是小看了他,才導致今日之禍亂!”

範增道:“微臣之所以要提醒大王,是因為在今日的西楚軍中,上自大王,下至士卒,統統都多了一股驕橫之氣,‘從來不敗’這四個字,固然是了不起的輝煌,但細想起來,它又未嘗不是大亂的禍端,古人雲:‘驕兵必敗’!縱觀各朝各代,這樣的例子難道還少了嗎?”

項羽渾身一震,拱手道:“多謝亞父提醒,本王受教了!”

範增忙道:“微臣既受命於大王,自當為大王盡忠,這乃是做臣子應盡的本份!”

項羽望向城下列隊待命的十數萬人馬,猶豫了一下道:“照亞父的意思,我軍現在將如此打算?”

範增顯然已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道:“既然偷襲不成,我軍可用一部佯攻武關,而大王則可帶一支精銳之師北上寧秦,就算攻不下寧秦,只要我軍扼守這兩條漢軍出入中原的要道,不讓漢軍出入關中半步,那麽用不了三五年的時間,這天下依然是大王的天下,劉邦縱然偏安一隅,也不足為患!”

項羽心中甚是疑惑,眼芒盯住範增的眸子,沒有說話。

範增徐徐而道:“這只因為三五年的時間已足夠我們計劃籌謀、穩定人心,民心所向決定了這天下最終的歸屬!”

項羽咬了咬牙,終於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傳令下去,三軍退後五十裏,安營紮寨!”

他的號令一下,不過片刻之間,西楚大軍已然向後而退,整個隊伍隊列整齊,行動迅速,真不愧於“無敵於天下”的王者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