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一章(第2/4頁)

他這一手力道極大,又十分突然,然而並沒有聽到他預想中的慘呼聲,扶滄海的心裏不由一震,這才明白在這暗黑的夜裏,居然埋伏了不少高手。

他的人剛一落地,便清晰地感應到在自己的前後左右四個方位都站著一個人,每人身上所發出的那種壓迫性的氣勢猶如山嶽橫移而來,幾乎讓他難以呼吸。

特別是扶滄海所正對的那條身影,雖然他無法看清對方的臉,卻從那一雙銳利的眼芒中感到了一種無比強大的自信。這種自信,惟有高手才真正具有。

扶滄海的心裏有一絲莫名的震顫,這在他的一生中殊為少見,然而他卻沒有絲毫的恐懼。

他無法恐懼,也沒有時間來考慮太多的事情,他只知道自己無形之中陷入了一個死局,考慮再多都是多余。

他惟一能做的,就只有面對。

延綿百裏的兵營處處燃起燈火,映紅了大半邊夜空。那火光映上雲彩所呈現出來的血紅看上去是那麽的美麗,卻又是那麽地觸目驚心。夜風很冷,卻吹不進這段空間,這只因為,這裏的每一寸空間,都彌漫著如鋒刃般的殺氣。

“項羽?”扶滄海的眼神陡然一亮,似乎有一種強烈的預感讓他意識到了對手真正的身分。

“不錯!”那人顯得十分的孤傲,淡淡而道:“你是誰?”

扶滄海心中一驚,直到此時,他才明白自己已經被人出賣了,否則,項羽絕對不會這麽巧地出現在斯時斯地。

誰是內奸?

扶滄海的心裏疑惑不解,然而,他無法多想,從項羽身上散發出來的壓力幾欲讓人窒息,他必須集中心神才能緩解這種近乎是精神上的壓迫。

“我姓扶,對你來說,應該並不陌生吧?”扶滄海深吸了一口氣,這才淡淡而道。

項羽的眼神跳了一下,沉默良久,這才輕嘆了一聲道:“江湖上傳言南海長槍世家已為紀空手所用,怪不得本王久攻城陽不下,原來在田橫的後面有你們支撐。”

扶滄海笑了一笑,突然心中一動,雖然此時此刻自己已經失去了行刺的條件,但項羽畢竟現身眼前……

“江湖上人道紀空手聰明絕頂,看來傳言終歸是傳言。”項羽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輕蔑的味道:“他支持田橫與本王作對,先不論能否成功,實際上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得利者只能是劉邦,難道他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扶滄海的臉色變了一變,他不知道紀空手是否想過這個問題,卻在自己的心裏想過無數次。誠如項羽所言,紀空手命自己和車侯率洞殿人馬北上抗楚,只能為劉邦出兵贏的時間。

然而,他絲毫沒有懷疑紀空手的意思。縱然他對紀空手的命令無法理解,卻堅信紀空手,堅信紀空手此舉另有深意,所以,他顯得非常平靜。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君子之所為,又豈是小人可以理解得了的。”扶滄海悠然而道。

項羽望著眼前這狂妄的年輕人,臉上已是一片鐵青。

他一生以“英雄”自許,少年帶兵,又統領流雲齋一幹江湖高手,算得上是當世之中難得一見的英才,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有人當面罵他為“小人”,又怎能不叫他心中生怒?

“這麽說來,你和紀空手都是君子啰?”項羽揶揄道:“但凡君子,只怕都命不長久,看來今天又要驗證一回了。”

他的眉頭一緊,眼鋒如刀,緩緩地擡起了手中的長劍。

△△△△△△△△△

鹹陽城中,依稀還有一些經過戰火洗禮的痕跡,但城中百姓得到漢軍安撫之後,漸漸開門納市,一點一點地恢復著昔日繁華的盛景。

紀空手清楚地認識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句亙古不變的立世名言,要真正地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做到不擾民。所以他一入鹹陽,就嚴令大軍駐紮在鹹陽城外,一面收編三秦降軍,一面整頓軍務,日日操練。同時,蕭何從南鄭帶來一大批能吏幹臣,安置於關中各地州縣,使得政令得以通行,關中局勢漸趨穩定。

他所居之處,並非是故秦行宮,而是選擇了當年五音先生入住的那家大宅園。紅顏帶著呂雉、虞姬以及無施入住在內園中,紀空手則將前院的幾處廳堂作為了自己統帥軍民的議事廳。

蕭何趕到議事廳時,已是日上三竿時分。自漢軍進入關中以來,他沒日沒夜地奔赴各地,建縣立州,安撫民心,體察民情,直到昨夜三更天才趕回鹹陽。因為今天是漢軍進入關中之後召開的第一次軍政會議,所以他只小歇了一會,便又匆匆趕來。

議事廳中已經坐了一批人,張良、陳平、曹參等一幹人正恭候著紀空手的駕臨,一見蕭何來到,無不寒喧幾句,倒是張良目光銳利,見得蕭何一臉冷峻,知道民情棘手,不由心中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