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十二章 意劍無敵(第4/4頁)

“知道錯在哪裏嗎?”龍賡緩緩地將劍一點一點地撤回,當劍鋒撤至他的嘴邊時,他輕輕地吹了一吹。

他在吹什麽?

直到這時,紀空手才注意到龍賡的劍鋒之上赫然有一滴鮮血,雖然只有一滴,卻紅得耀眼,赤得驚心。

當龍賡輕輕一吹時,這滴鮮血猶如一枚玉珠般墜落於地,濺灑地面,恰似一朵帶血的梅花。

趙嶽山一臉茫然,搖了搖頭。

“你太自信了。”龍賡將劍緩緩入鞘:“你本可以躲過我這一劍,卻最終沒有,這只因為你不相信自己的刀法不能擋住我這一劍,所以無論如何,你都想試上一試。”

龍賡淡淡的笑容中,似有一絲寂寞,滿懷惆悵地接道:“可惜,你錯了,普天之下,能擋住我這一式劍招的人並非沒有,但卻不是你。”

他說完這句話後,已然轉身。

在他的身後,突然傳來了“砰……”地一聲巨響,就像是一塊豬肉摔在案板上的聲音。

趙嶽山終於倒下了!

在他的眉間,多出了一點血紅的洞,這洞的位置不偏不倚,正在眉心當中,猶如傳說中的二郎神臉上的三只眼。

趙嶽山的死,只是證明了龍賡他們取得了一時的勝利,縱觀全局,勝負殊屬難料。

這時,一聲號角傳來,響徹長街,四周的敵人在華艾的指揮之下,開始了有規律有組織的移動,一步一步地開始縮小著包圍圈。

一個趙嶽山的死,不足以改變劉邦他們在人數上的劣勢,但在士氣上,無疑給了敵人以最大的打擊。

劉邦的臉已是一片鐵青,顯得超乎尋常的冷靜。當龍賡從他的身邊緩緩而過時,他聽到劉邦雖然低沉但有力的聲音:“保護好你的主子,我們向來路突圍。”

雖然只有一句話,卻充分顯示了劉邦的果斷、冷靜與智慧。

因為每一個人的思維都有一種慣性,認為劉邦從何處來,必將到何處去,所以敵人通常都會在劉邦的去路上布下重兵,而忽略劉邦來時的方向。劉邦選擇從來路突圍,無疑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