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十章 無法彌補(第4/4頁)

“在你眼中,失去了登龍圖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嗎?”五音先生問得很是奇怪,不要說紀空手,就是車侯、扶滄海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紀空手道:“有了登龍圖,我想我們就可以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隊伍,問鼎天下,指日可待。”

五音先生搖了搖頭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過早的得到登龍圖,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成為眾矢之,引火自焚,招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我們現在主要的精力應該保存實力,然後伺機而動,這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

扶滄海一直沒有說話,聽到這裏,有些不解地道:“世伯的每一句話說得極是精辟,讓小侄有茅塞頓開之感,只是對這後面的意思有些不太明白。照理來說,此刻大秦將亡,項羽、劉邦的勢頭正盛,我們應該奮起直追,擴張自身的實力才對,何以反而采取保守觀望的策略?”

這也是懸於眾人心中的一個問題。

五音先生的目光從每一個人的臉上巡逡一遍,緩緩而道:“問得好,不過我也有一個問題想問問你們,如果我們現在起步,著手擴充實力,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趕上劉、項二人的勢頭?”

扶滄海道:“在座的諸位,都是當今江湖上最有實力的人物,就拿紀大哥來說,自登高廳一役之後,聲名之隆,一時無人可及。再加上世伯的知音亭名列五閥之一,又有車宗主的西域龜宗相輔,如果按最保守的估計,五年之內,我們可以籌到一支完全可以與劉、項抗衡的軍隊。”

五音先生搖了搖頭道:“這不是最保守的估計,而是最樂觀的估計。開營征兵,行軍打仗,絕不同於江湖上的開宗立派,它不僅需要深諳指揮之道的將才,還要有與之配套的戰略戰術,加之軍餉糧草,一應後勤,平日訓練,屯兵地形……這些無一不是需要有專門的人才,更是門門都有學問,而且就算我們做到了,誰又能保證五年之後就足以與劉、項兩路大軍抗衡?”頓了頓,又接道:“況且最重要的是,我們爭霸天下的宗旨,就是平息戰亂,解救百姓於水火,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又怎能添薪加火,反而讓戰火越燒越旺呢?如果說我們這樣做了,豈不是為求目的而不擇手段?與劉、項二人又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