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二十章 笛翁雙童(第3/4頁)

樂白吃了一驚,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三人連體式的陣法,那兩個笛童就像是一個巨人的手臂,而吹笛翁卻是這巨人的心,心靜而手動,用心馭手,在動靜的對比下,簡直將攻防之道演繹至了一個極致。

他這才知道自己的目力又欺騙了自己,至少來說,這一老二少遠非自己想象中那麽容易對付。這三人之間似乎非常默契,單是這份默契,便足以讓任何人心驚,而在這默契之下形成的攻防,無疑是驚人而有效的。

但樂白已無退路,惟有出手!他的身形迅速趨前,劍鋒刺出半空,突然腳力一收,往後疾退。

他這一進一退,看似有些神經質,但在眾人的眼中,卻無不驚嘆,因為明眼人一看便知,樂白不愧是劍道高手,他的舉動意在打亂對方攻防的節奏。

無論是多麽熟練的陣式,無論是多麽精妙的配合,它最大的弱點就在於攻防節奏的多變,畢竟多人配合遠不及一人那般自如,而且心境不同,身手高低不同,意識不同……諸如此類的東西,決定了每一個人讀解搏戰內容的能力,是以樂白此舉無疑找準了對方的“命門”。

但吹笛翁顯然有自己的攻防節奏,根本就不為樂白的行動而動,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步點,一步一步地向樂白挺進,三笛橫空,壓力密布,無形的殺氣籠罩了整個空間。

樂白一退之後,隨即毫不猶豫地反身疾進,劍鋒如一道劃破長空的幻痕,星光點點,攻向了靠左的那個笛童。

“叮叮……”一連串的暴響,劍與笛在空中不斷地點擊,勁氣四散激射,像是一道道升騰於夜幕蒼穹的煙花,沉寂的虛空似在刹那之間被一股無窮的力量打破、撕裂。

樂白沒有達到打亂對方節奏的目的,卻認準了自己劍鋒所向正是對方最弱的一環,他發出了瘋狂而淩厲的攻勢,希望能突破一點,然後再控制全局。

有兩道暗勁從他的身體兩側湧到,笛影重重,更帶出沒有規則的音調,樂白雖驚而不亂,將之捕捉得清晰至極。其實在他決定動手的那一刻,便已經把全身所有的感官功能調至最佳的狀態,讓自己的每一根神經緊繃,滲透入虛空,去感受這空氣中的每一絲異動。只是對方的動作實在太快,而且攻擊的都是自己必救的要害部位,“圍魏救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吹笛翁三人對配合戰術的深刻理解。

樂白似乎找到了一點感覺,心動人動,身體突然如陀螺般旋轉,單足立地,腳與劍同時發出了攻擊。只是他手中的劍攻向了吹笛翁與右邊的笛童,而腿依然不依不饒地直攻左邊的笛童。

他絕不容對方有喘息之機,惟有如此,他才有活命的機會。

樂白的這一招有些出乎吹笛翁的意料之外,對吹笛翁來說,首尾銜接流暢,攻守天衣無縫,是他創立這種陣式追求的境界。為了這個陣式,他花費了十年心力,最終得以完成,並且演示給五音先生鑒看,可是五音先生看後卻不以為然,點評道:“陣式已近完美,幾無缺憾,但既為三人陣,武功卻各有高下,倘若是我,只攻一點,當可破之。”

吹笛翁對五音先生自然是有著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之情,當然對他的點評心悅誠服。不過他又想到:“世上能如五音先生這等大見識的人畢竟不多,用之於次一流的高手,未必就全然無效。”他這想法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這是他的心血所凝,倘若就此舍棄,實在心有不甘。

是以此陣用於樂白身上,原想樂白縱有識破此陣的見識,也無破陣的能力,卻不料樂白用如此一式怪招緊追不放,迫得自己身邊的笛童頓有手忙腳亂之感。

這不得不讓吹笛翁有放棄新陣的想法,身為一流高手的他,其本身的實力絕不在樂白之下,此番多了兩人,倒有了畫蛇添足的感覺,反而間接限制了他功力的發揮,這是吹笛翁始料不及的。

“孩兒們,退下吧!”吹笛翁暴喝一聲,長袖卷起,向樂白臉上拂去。

衣帛之物,本十分柔軟,但在吹笛翁的勁力吹鼓下,恰如遊龍飛奔,風勢獵獵,由不得樂白不理。

樂白只有退,但只退了一步,手腕一振,劍鋒宛如一陣驟風中的暴雨,密密地劃過虛空,在空中布下了一層緊密得不能透風的羅網。

如雨點般的劍芒,在這一刻振蕩出千萬條很有弧度的幻影。幻影的中心,構成了一個高深莫測的黑洞,就像是幻獸張開的大嘴,吞噬著即將入網的獵物。

“叮……叮……”一連串爆裂如山崩地裂般的悶響傳出,其聲之大,恨不得讓人捂住耳朵。

但虛空之中只見劍舞笛飛,殺氣如流水般傾瀉一地,帶出幾欲窒息的壓力。

這無疑是五大閥主之下的次一流高手之間的決戰,對於樂白來說,他也許在出劍之前還是為了自己的生死而戰,但與吹笛翁交手數十招後,他已置生死於不顧,而是以一個真正的劍手身分,為了自己的榮譽而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