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一章 九五至尊(第3/4頁)

在一番照例慶酒賀壽之後,胡亥輕咳一聲,轉頭望向五音先生道:“先生此番前來鹹陽,距上次入宮,已有十余載了,按理本王當親自設宴款待,只是苦於公務繁忙,一直抽不出時間來安排,今日正好在此相遇,本王借花獻佛,權當作為先生接風洗塵。”

五音先生淡淡一笑道:“不敢有勞大王。”

胡亥意在拉攏,兼或混淆趙高視聽,是以一臉親切地道:“你我之間,何必客氣?算來你亦是皇親國戚,用不著如此生分。”

五音先生道:“這既是做臣子應有的本分,也是五音恬淡的心性所致。就好像此次鹹陽之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非本意,是以勉強不得,不如歸去。今夜為趙相祝壽之後,亦是五音離開鹹陽之時。”

胡亥微一皺眉,聽出了五音先生話中的幽怨,心中暗暗生氣:“你這般小看於我,莫非認定我鬥不過趙高?真是豈有此理!若非看你是誠心為我著想,單憑你對我這輕侮之罪,非得重重辦你不可!”

他請五音先生前來,原是希望借祝壽之名,得一強援,然後合二人之力扳倒趙高,誰知五音先生審時度勢,認為趙高此時權勢太大,不可硬撼,反而力勸胡亥激流勇退,兩人話不投機,聯手之事只能作罷。

但胡亥並沒有因為五音先生的袖手旁觀而動搖扳倒趙高的決心,反而利用五音先生的影響,吸引了趙高的注意力,加快了自己行動的步伐。他始終認為,自己畢竟是一國之君,一旦在壽宴之上將趙高制服,相府群龍無首,余黨不足為慮,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大王”的權勢與手腕控制整個局勢。

他之所以對五音先生百般容忍,以親情關系大示籠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企圖用知音亭來壓服趙高的入世閣。他雖然急切想扳倒趙高,但並非有勇無謀,早已看出趙高的可怕之處絕非因其乃大秦相國,而是因為趙高乃武林五大豪閥之一,門下高手如雲,一旦對抗交鋒,自己根本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自己能在壽宴之上挑起知音亭與入世閣的爭雄之心,那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自己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控制全局。

這實在是一個如意的算盤,因為他看穿世情,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五音先生心性再怎麽淡泊,也不可能甘心讓知音亭位列入世閣之下,是以這更是為聲名而戰,容不得兩方有半點謙讓。

“先生何必要急著走呢?本王近日一直尋思:近一年來,天下大亂,匪患無數,其根源究竟在何處?是因為政律不嚴,還是吏治不清?抑或是捐稅苛刻、行賦太重?”胡亥問出一連串的問題,事涉民生大計,令人深思,便是五音先生與趙高也將目光凝視在胡亥的臉上,以為其人已有解決之道。

“非也。”胡亥搖了搖頭道:“這些也許是問題的所在,卻絕非問題的根本。行軍打仗,講究一個‘武’字,武風盛行,卻又不能自律,是導致亂民匪患四起的基本原因。本王雖在內宮,卻熟知朝野,自始皇之前,天下武林已有五閥之分,整個江湖一分為五,各自霸據一方,致使江湖不能一統,形成亂世格局。所謂‘江湖亂,天下亂’,江湖不能一統,天下便永無寧日。”

他的話雖然有失偏頗,但聽在五音先生與趙高耳中,卻是新鮮刺激。他們都是五大豪閥之一,在內心深處,無不有一統江湖的夢想,是以胡亥之言,確能打動他們的心扉。

五音先生與趙高相視一眼,同聲問道:“那又當如何?”

胡亥微微一笑道:“要想天下不亂,當然只有先定江湖,而江湖要定,必須首先結束五閥之分的格局,形成一統的江湖!”

五音先生聞其音,知其意,已明胡亥用心,淡然一笑,沉默不語。

趙高道:“五閥之分,由來已久,豈能說合就合?就算五音先生的知音亭與我聯手,先不說其它三閥是否答應,便是兩門之中,推誰為首,就是天大的難題。更何況縱是趙某有心承讓,只怕門下弟子也未必答應。”他對這些事情顯然思來已久,是以一經說起,便口若懸河,並非是他絲毫不察胡亥的離間之情,只是他對武林霸主之位渴望已久,但有一線機會,便欲爭取得之。

“本王卻有了一個主意,既不傷和氣,又可立時實行,不知二位是否有這個興趣?”胡亥笑道。

趙高看了一眼五音先生道:“請大王賜教!”

胡亥的目光在人群中巡視了一圈,道:“本王之意,是想設立一個封號,為‘天下第一高手’,能得此號者,可以在大秦國土之上征調兵馬、糧草,所有郡縣官吏,皆任其調度,以成全其一統江湖之志,並檄令天下,留名青史!”

此言一出,全場皆驚,胡亥此舉的確可謂前無古人,乃獨創之舉。眾人無不心血沸騰,不可自抑,縱是如趙高、五音先生,亦是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