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七章 龍虎之會(第3/4頁)

此話一出,趙嶽山與神農俱都失色,張盈身後的一幫隨從更是拔刀逼上,形勢危急,刻不容緩,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張軍師能看出小人的身手,眼力果然高明。不過神農門下,要想找出一個不會武功的人,實在太難,不信請問神農先生。”紀空手鎮定自若,不慌不忙地答道。

神農先生趕忙道:“這是我家傳的內功心法,凡我門下,入門必修,只是為了發揚廚藝,絕無與人爭勝之心。”

張盈奇道:“內功心法難道還與廚藝有關?”

神農先生道:“廚藝一道,講究繁多,若無內力,單是掌鍋顛勺便極難掌握,又怎能談得上廚藝高明呢?此事還請張軍師與趙總管明鑒!”

張盈不再說話,所謂隔行如隔山,她對此道一無所知,也就不好亂加妄斷,而且她對紀空手確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便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放過了他。

等到張盈與趙嶽山離開膳房,紀空手這才緩松了一口大氣,叫了聲:“好險!”發現自己的內衣俱已濕透。

“紀少這招‘意形留神’真乃達到易容的最高境界,如此險中求勝,今夜盜取登龍圖,我們必定成功!”神農笑了笑,拍了拍紀空手的肩頭道。

“那我們可得好生計劃一下才是,今夜的相府,無異於龍潭虎穴,只要我們稍有不慎,恐怕就會全軍覆滅!”紀空手目光一閃,顯然意識到了任務的艱巨。

“你不必擔心,今夜的行動我已經計劃好了,趙嶽山剛才通知了你,今夜凡是上到登高廳的每一道菜肴,必須要試菜之後方可上席,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摸清廳中的形勢,再伺機下手。只要刺殺得了趙高,登龍圖便不難到手。”神農看了看四周的動靜,悄然說道。他的臉上沉穩無比,似乎對事態的發展已經胸有成竹。

紀空手臉上不見動靜,心中卻暗吃一驚,與神農敷衍幾句,見到守衛前來,各自散開。

時間在等待中一點一點地過去,隨著夕陽西下,漸漸消失,暗沉的夜色終於降臨。今夜雖無星月,但在相府內已是燈火通明,亮如白晝,處處笙歌響起,車水馬龍,熱鬧一片,以一場壽宴為名的大決戰終於徐徐拉開了帷幕。

△△△△△△△△△

七月初二,夜,鹹陽城中趙高相府。

將近酉時,相府之外的廣場上,車馬列隊而立,足有千駕之多,人聲鼎沸,凡是鹹陽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都到來,更有些人知道二世皇帝胡亥要親來道賀,都想目睹帝君龍顏,無不趨之而來,整個氣氛顯得異常熱鬧。

相府內外點起了萬盞大紅燈籠,燈籠之上寫有“壽”字,愈發突出了喜慶的氛圍。過道園林都有千姿百態的各色燈飾,更加增添了不少輝煌的氣派。

但是熱鬧之余,卻不失有度,在樂白與格裏的統領下,暗殺團武士與親衛營的戰士俱已到位,形成了非常嚴密的戒備態勢。膽小之人見之,已是戰戰兢兢,有心人見之,不免在心中有所揣度,但更多的人卻不以為意,認為相府守衛,自當如此,一切盡在情理之中。

由大門而入,賓客雖然魚貫不絕,但一切接待均是井井有條,絲毫不顯亂跡。來賓各按自己的身分,由專人引領,分別進入了一主二輔的三座大廳。

當中一廳面積最小,但設置最為豪華,與兩邊輔廳相距數十丈遠,卻高高在上,只可由上俯瞰,輔廳中的人卻根本看不到主廳動靜,廳上有匾,匾名“登高廳”。既有登高而望之意,又可作“登高一呼,四方響應”之解,由此可看出趙高的狼子野心。

登高廳所設宴席只有寥寥數桌,雖顯空曠,但桌與桌之間的間距有度,顯示著每一桌賓客身分地位的差別。若非是王侯將相一類的人物,只怕是沒有資格居坐其中的。

沿登高廳向兩邊而建的,正是兩座輔廳,輔廳面積極大,各設五百席,可容下數千賓客。三廳之間,有一塊偌大的空場,搭置木台,成為了龍虎會的演武場。三方賓客俱可在喝酒作樂之余,欣賞到高手之間演繹而出的龍爭虎鬥。

韓信在台下的一方席上入坐,手抱一枝梅,閉目養神,絲毫不為外界動靜所驚擾。他並不擔心自己是否能奪得魁首,登上登高廳。因為趙高既然有言在先,想必一切都已安排妥當,他倒是一心想看看紀空手何以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從胡亥的身上盜走登龍圖。

他雖然對紀空手一向很有信心,但看到眼前這種場面,不由得為紀空手擔起心來,畢竟這是在相府府內,稍有閃失,的確是無路可逃,無處遁跡。

格裏瞅了個空暇時間,悄悄來到他的身邊,道:“你不必緊張,此事雖然事關重大,但若趙相沒有把握,他也絕對不會貿然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