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三章 五音先生(第2/4頁)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將真實的想法告訴韓信。每次當他見到韓信之時,雖然還是那麽親切,還是那麽溫情,但他卻發現在這親切溫情之後,仿佛已多了一線距離。

他為這一線距離而吃驚,同時認識到了在他們之間,已經不可能回復到以前那般親密無間的關系。當他終於下定決心要向韓信說出自己心中的抱負時,他卻聽到了“鳳影”這個名字。

這是一個少女的芳名,這一點紀空手從韓信的表情中就已看了出來。每次當韓信向他說出這個女孩的時候,臉上都掩飾不了心中的喜悅和亢奮,這讓紀空手感到莫名心驚。

他不得不為韓信有所擔心,看著好朋友沉溺情網,他隱隱感覺到了一絲不安。他熟悉問天樓的手段,更覺得韓信與鳳影的相識像是人為布下的一個局,但是他不能說,也不敢說,他怕說出自己的想法後會對韓信造成很大的傷害。

“成大事者,必須不拘小節。”紀空手想起了神農的一句話,的確有所感觸,但他心裏明白,在這個亂世的年代,在這個豪門當道的時代,他要空手搏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僅需要智慧和勇氣,有時候,更需要的是一種殘忍,一種對自己以及自己擁有的感情上的殘忍。

惟有如此,他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強者。

他帶著一絲內疚走出尋芳樓,剛回膳房,神農先生便告訴了他一個驚人的消息:“五音先生到了鹹陽,就住在鹹陽城的‘琴園’中。他此次攜眾而來,是應趙高之約,專赴壽宴助興。”

“難道說知音亭與入世閣素有交往?否則五音先生何以會前來鹹陽?”紀空手壓下自己對紅顏的那份關切,更多地是看到了這個問題。他隱隱覺得,自己此行必與趙高為敵,倘若知音亭卷裹進來,實在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你不必擔心,五音先生前來赴宴,並不表示知音亭會與入世閣聯手。在武林五大豪門之中,知音亭與聽香榭置身事外,不問江湖紛爭,因此與其余三大豪門的關系一直不錯。據我估計,五音先生此行是礙於趙高的情面罷了,你不必擔心。”神農先生顯然看出了紀空手的心思,是以安慰道。

紀空手陷入沉思之中,這看似偶然的事情,卻令他心生疑竇。經歷了這一年多來的風風雨雨,使他對“江湖險惡”這句話的涵義又多了更深的體會。當今時逢亂世,豪門列強紛爭,此際的鹹陽,正值多事之秋,不聞世事的知音亭在這個時候來到了漩渦的中心,這不得不讓紀空手往深層次的實質去考慮。

據他所知,此時的鹹陽至少有三股勢力卷入了對登龍圖的爭奪之中,除了他自己之外,問天樓與入世閣都對登龍圖有勢在必得之心,再加上二世胡亥的勢力,已經使這局面亂象紛呈,不管知音亭居心何在,五音先生在這個時候進入鹹陽,都絕非是一件好事,至少對他來說是這樣。

這不由得讓紀空手擔心起紅顏的安危。如果知音亭一旦對登龍圖有所圖謀,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這將使原本混亂的局勢更加混亂。鹹陽城內,必是步步殺機,在難分敵我的情況下,最終將會爆發出一場亂戰。

但是他又隱隱覺得,在當今五大豪門之中,無論是衛三公子、項羽還是趙高、五音先生,這些人不僅武功絕世,而且都是具有大智慧的智者,以五音先生的閱世經驗,他絕對不會看不到此時入京所冒的風險,但他對此依然置之不顧,這是否說明他對事件的發展有所把握?或者是有更大的利益值得他去冒這種風險?紀空手決定不再平空揣度,無論如何,他都要在今夜進入琴園,一探虛實。為了今夜之行,他想出去聽聽風聲,於是在神農先生的安排之下,他以采辦料貨的名義出了相府,徑自向大街走去。

大街上的人流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市面極為繁榮,人置其中,根本就感覺不到這是亂世的中心,更感覺不到這繁華背後潛藏的重重危機。

紀空手行不多遠,便發現了身後有相府中人跟躡於後,暗中監視。他心中一驚,忖道:“看來趙高大擺壽宴確有用心,否則也不至於搞得草木皆兵,如臨大敵一般。”

他跟了丁衡三年,對這種跟蹤術了如指掌,所以沒有費勁就很快甩掉了尾巴,徑自向琴園而去。

他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既然決定了夜探琴園,他就必須先來踩點,以便摸清琴園的地形地貌,所以他瞅準了琴園附近的一家茶樓,登高而上。

他選了一個倚窗的座位坐下,臨高俯瞰,琴園的景觀十有五六收入眼底。他明知五音先生既然居於琴園,肯定對周圍的高點有過了解,單憑在外面觀望,顯然是看不到什麽東西的,他只是對琴園的進出路看了個大概,便要起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