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五味拳道(第3/5頁)

我昂首正色道:“現下奸臣當道,王室昏庸,以致弄得民不聊生,我輩中人自是應當義起反抗,死而後已,兄弟今後自還是義無反顧的走自己想走的路。”

司徒森眼中閃過驚異之色,贊許道:“主公此等豪言壯語,果是大快人心也,那主公可對當今之勢又有何看法呢?”

我頓了頓道:“蒙納自成國以來,便不斷地推行暴政,一方面他的政策措施不但沒有發揮其有益的效應,相反激發了他們政權內部的矛盾和他們同人民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蒙納成國後,滅其三國的各國王室後代都不甘心就此罷休,他們肯定私下培植勢力,等待時機,欲謀變動恢復國土,而外憂內患,在不久的將來蒙納王朝必將被滅。”

司徒森聽得臉上放光,對我的解析大是嘆服,當下接著道:“那主公認為奪天下者將為何方人物?比如:主公您?”

我想也沒想的接口道:“我輩中人也!”

司徒森見他說得如此語氣肯定,驚奇的問道:“主公,你為何如此肯定?”

我當下想了一想,說道:“今天下之勢,農民百姓是受蒙壓迫最慘重的階層,沉重的賦稅徭役,殘酷的刑罰都使得百姓處在流血痛苦的呻吟生活當中,他們渴望安定,向往和平,現在他們對蒙納失去了任何的幻想,因此我輩中人,只要有人仰臂登高一呼,響應之人定當如流水洪潮,蒙納滅亡之日也就不遠了。”

司徒森只聽得敬佩不己,目放光彩的看著張傑,對他那大膽的推想簡直是佩服得五腹投地,暗想自己真是得了個明主也,他日定當能叱詫風雲,可得好好的輔佐才是,以助主公他日成就大事,當下一陣哈哈大笑道:“主公果然明主也,請在受森三拜。”旋既跪下三拜。

我當之阻止,因我雖以成其主公,但早日的生活環境令我很不習慣見人就跪,郎聲道:“森不必如此,心裏有我足亦。”

司徒森不以為然,道:“主公,禮不可廢。”

無奈之下,只由的他了,心下欣然。一想,司徒森以前是個將軍,那麽對為將之道肯定有其特別看法,不如考他一考,這樣心裏才有個底,當下道:“為將之道,首先是要治兵。所謂紀律不嚴,如何能勝?非練習擁熟,何以能暇?若非既整且暇,如何能萬戰萬勝而無敵於天下乎?

我聽得司徒森這份見解,覺得確是如此,如果兵紀不嚴,那麽如何能打勝仗,當下又問道:“那麽用兵之道呢?”

司徒森談興更甚,滔滔不絕說道:“兵貴精而不在多。用兵之上計策乃是用謀取略戰勝敵人。所以善於用兵之人只是使敵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戰,攻占敵人的城池不是靠強攻,毀滅敵人的國家不是靠久戰,這些都是靠周全的戰略方針,和戰略計策來定奪其成功否。

我聽得更是大為嘆止,折服不已,想不到司徒森擁有的用兵、將之道如此熟練,如我不是擁有中華五千年戰爭知識,那麽我也必定不如司徒森了。二人有相見恨晚之想,一直談到太陽下山,家仆來叫二人就餐時,才言猶未盡的結束談話,連我嬌妻慕容焉是何時離去也是不知道。

就這樣,我和司徒森以‘戰’為主題,聊了至少有二天時間,各自把自己對天下之勢說明了一先,然後取其正補自誤。

這天,突然聽到蒙納出兵侵略其余六國,號稱百萬雄兵的蒙納國分兵出擊六國。因兵力分散,上百萬雄兵被六國全殲,逃回國都人數只得數千。而後六國統一聯盟,共同出兵討伐蒙納。蒙納國王因己兵被殲,以無在戰之力,而國師海因叛變,蒙納皇位移主,蒙納再次陷入兵荒馬亂,農民百姓人人自危。

而後幾天,海因讓出蒙納半壁江山,以消六國怒氣,暫時讓其六國停戰。但內部卻更加混亂不堪,比之以前更為沉重的賦稅徭役,使的平錦縣一個小兵仔荊帶領百姓造反,史稱‘平錦縣起義’。”

話說張傑……

天下風雲變換之時,張傑他們並沒有收到消息,而司徒森正在家中設宴招待其主張傑。原來兩天前,紅花樓裏的聯系人發現其樓主幾日沒回樓裏主持大局,心下恐其出事,所以連夜調派二十名殺手前往張傑所在小鎮—軋蓮鎮,結果發現其樓主因為尋的二十年未見之夫君,當場驚的目瞪口呆。讓他們吃驚的,是因為她們知道其樓主冷酷無情,從來不會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一絲的笑臉,溫柔之情更不會現於眾人眼前。可是當其樓主的夫君張傑出現在其樓主面前時,一臉的溫柔之情讓人覺得不可思意。

他們來這裏的原因,一是擔心其主子的安危;二就是來告訴慕容姐妹蒙納移主,天下風雲變換。

司徒森他們知道了平錦縣起義後,問我道:“主公,你對仔荊的起義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