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八章 以氣馭鞭(第3/3頁)

紀空手的心神反而鎮定了不少。

雖然淩丁的以氣馭鞭詭異精妙,速度奇快,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其弊,它在攻擊的力量上和氣勢上定會有所削弱。畢竟真氣流竄空中,遇阻力而消耗,加之既是以氣馭鞭,必須用一部分真氣來控制鞭的方向走位,如此一折一扣,威力自是大減,所以反讓紀空手松了一口氣。

“呼……”刀鞭再迎,殺氣標瀉,這一次紀空手人雖退了一步,卻一刀將畫天鞭撞上了半空。

樹後傳來淩丁的一聲冷哼,紀空手驀感不妙,擡頭一看,卻見畫天鞭由上自下俯沖而來,竟然幻化千萬道鞭影,如一張大網般撲罩下來。

畫天鞭竟能借勢生力,這一著令紀空手大出意料之外,暗叫一聲:“好!”整個人倒竄出去,企圖閃過這鋪天蓋地的一擊。

他身形閃的極快,畫天鞭的反應亦是不慢,竟似長了眼睛的幽靈一般,陡然折射追來,紀空手聽得身後殺氣迫近,心中大駭,根本不相信這世上會有如此神奇的武功,會有如此靈異的兵器。

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隨心所想,臨時而動,下一步的動作連他自己也未必可知。但畫天鞭卻似通靈一般,總是料定自己的下一著棋,陰魂不散地緊迫不放,這世上難道真的有鬼?紀空手從來不相信鬼神一說,所以他認定事情雖然詭異,但必有其因。

他揮刀擋擊,與畫天鞭交擊了十幾招,雖然被動,卻並未完全落於下風。在他的心裏,對任何事情都從來沒有絕望過,遇強越強,更能激發他的鬥志與自信,這似乎也暗合補天石異力的秉性。惟有強大的壓力,才能將潛能自由地、盡情地、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他的心隨之而靜,對畫天鞭的每一個動作與變化都留意觀察,同時將飛刀插入畫天鞭的每一個破入點,其刀法看似隨心所欲,毫無章法,但每每出擊,卻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威力。

“呼……”畫天鞭繞樹擊來,眼看快到紀空手面門處時,陡然一滯,紀空手迎刀架了個空,詫異之下,突然啞然失笑。

面臨生死之境,他竟然笑得出來,這的確有些稀奇。

但是他不能不笑,因為他發現了淩丁所謂的以氣馭鞭的秘密。

他自從在洞殿徹悟武學玄境之後,就已經認定了以氣馭劍這種至高無上的氣馭術實際上是不存於世的,在想象中的氣馭術,必定需要有強大雄渾的真氣來操縱兵刃,達到收發自如、隨心所欲之境。但如果一個人若是真的擁有了這般強大的真氣,他的一個舉手、一個投足都能給人莫大的威脅,又何必去簡從繁,以氣馭劍?這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真正的高手,永遠是去繁從簡,返璞歸真,絕不會因為好看花巧而步入詭道。淩丁是個高手,他又怎會不知道這種簡單的道理呢?他當然不會去練所謂的氣馭術,其畫天鞭之所以淩空而禦,攻守有術,其實是在他的手與畫天鞭之間,系了一根肉眼難察的冰血蠶絲,以線馭鞭,然後用手操縱蠶絲,看上去就好像是傳說中的氣馭術。

紀空手能夠發現這個秘密,自然是迎刀架空之後,看到蠶絲受樹幹一繞,長度不夠,致使畫天鞭一出即回。但饒是如此,淩丁能夠憑借一根蠶絲將畫天鞭使得如此出神入化,的確是一個不可小視的人物。

紀空手識破玄機之後,靈機一動,迅即繞樹穿行,在樹與樹之間疾步飛掠騰挪。淩丁一見,哪裏還能不明白他的心思?當下回手收鞭,整個人提氣上縱,躍上樹頂。

他人一上高處,紀空手頓時無處藏跡,也不敢奔逃,只能腳步一錯,原地靜候。淩丁借地勢之利,隨時可以乘勢追擊,所以紀空手不動無疑是明智之舉。

但即使不動,一個在高處,一個在低處,兩人相峙,紀空手在氣勢上已是有虧無贏,換作別人,只怕惟有俯首認命。

但紀空手就是紀空手,他之所以能與狼兄為伍,固然有補天石異力的原因,更在於他自小生存的環境惡劣,懂得物競天擇、適才生存的自然法則,這一點他與狼兄有共通之處,所以在狼兄的眼中,簡直把他當作了同類。

越是有巨大的壓力,就愈能激發他心中的戰意,面對淩丁居高臨下的強壓,他昂頭以對,絲毫不懼。

淩丁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對他的剽悍與野性不得不刮目相看,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深刻地認識到這個年輕人鬥志旺盛,絕不簡單。也許他可以一千次一萬次地將紀空手擊倒在地,但只要紀空手還有一息尚存,就會一千次一萬次地重新站到他的面前,對於這一點,淩丁勿庸置疑,這也正是他認為紀空手最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