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二章 敬畏之心(第3/4頁)

劉邦微微一笑道:“一個蝸居鄉下的老人,尚且明白這個道理,在座的諸位都是行走江湖的,見識廣博,想必不會連這個鄉下老人都比不了吧?”

眾人一聽這個故事,這才明白劉邦的用意所在,一時間台下議論紛紛,好生熱鬧。

“七幫會盟的確是一件好事,稱之為盛典並不為過。”說話者竟是章窮,但劉邦絲毫不顯驚訝,因為他明白,章窮這麽說,通常采用的都是“以退為進”的戰術。

“但是,七幫既然結盟,必然要產生出一個讓人人都心服的盟主,這就很難了,如果說我們七幫中人為了爭這盟主之位反而傷了和氣,這是不是違背了結盟的初衷?”章窮果然狠辣,一下子就擊中了問題的要害。

他明知七幫會盟的大勢已成,不可阻擋,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在這盟主人選上挑起紛爭,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

劉邦顯然看穿了章窮的用心,微微一笑,將目光望向了樊噲。在這種場合之下,他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沉默,讓別人來為自己說話。

果然,樊噲冷笑一聲道:“現在盟主的人選還沒有推出來,章老板何以就知道他不是人人心服的盟主呢?除非是你存心刁難,故意作梗,鐵了心腸要阻撓七幫會盟!”

章窮“呼……”地站將起來,臉色漲得通紅道:“樊門主,你這是什麽意思?我只是為七幫大計著想,何以你要這般詆毀於我?”

樊噲道:“如果你真心是為七幫大計著想,就不該勾結官府,對其它幫派又打又壓,還請來什麽毛大人禹大人,企圖借官府勢力阻撓結盟,老子第一個不服!”

毛禹人在台下,聽得樊噲叫罵,勃然大怒道:“樊噲,你敢這般藐視本官,是想造反嗎?”他大手一揮,便要指揮幾百名士卒壓上。

“你給老子閉嘴!”樊噲眼芒一寒,大手也向前一揮,烏雀門的上千子弟已然將對方的幾百名軍卒圍住,刀戈相向,氣氛肅然,大有劍拔弩張之勢。

毛禹也絕非是泛泛之輩,他能被慕容仙點名派到沛縣來當縣令,其本身實力就很能說明問題。

雖然他此刻的心情非常緊張,但表面上依然顯得鎮定自若,冷哼一聲道:“你們可要想清楚了,這裏是我大秦王朝的轄地,你們若是與我對抗,就是公然與我大秦王朝作對!按照大秦律法的條文規定,此乃忤逆篡反,乃千刀萬剮,誅連九族之罪。”

他意在恫嚇,把對方行動的後果公諸出來,至少可以讓這些人考慮一下這麽做是否值得。果不其然,場中的許多人臉上頓現猶豫之色。

劉邦看在眼中,緩緩站起來道:“假如我們不起來造反,難道你就能放過我們嗎?據我所知,郡令慕容仙的軍隊正在趕往沛縣的路上,他的來意就是想對我們七幫圖謀不軌。如果我們真的放下武器,等候你們的發落,還不成了你們砧板上的魚肉?任由你們宰割,胡作非為!”他深知七幫子弟都是江湖中人,行事全憑一腔熱血,只要自己煽動得體,就能穩定軍心,不生變故。當下伸手拔出劍來,向天一舉,沖著毛禹所帶的軍卒喝道:“你們之中凡是我公門子弟,願意追隨我劉邦的,就站過來!”

他的話音一落,毛禹手下的數百軍卒一哄而散,只剩下幾個心腹隨從伴在毛禹身邊。毛禹大驚失色之下,情不自禁地接過了屬下手中的長槍。

“今天我劉邦還真的不信這個邪了,你既說我造反,我就造反!我造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殺了你這條官府走狗,用你的血來祭祀我們起義的大旗!”劉邦人站台前,威風凜凜,狀若天神一般。他的眉宇緊鎖,已然逼射出一股濃烈無比的殺機。

對他來說,這是無可避免的一戰,只有殺了大秦王朝的官員,才能向世人表明自己與大秦徹底決裂的決心。

“你可要三思呀!”毛禹近乎絕望地叫了一聲。

“多謝提醒,我早已考慮清楚了,久聞你的‘問天不應’槍法霸烈無比,今日總算可以讓大家大開眼界了。”劉邦橫劍在手,居高臨下,已如一頭魔豹虎視眈眈。

毛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無奈之下,緊緊地握住槍身。他的腦袋猛一機伶,忽然意識到了這是自己最後的,也是惟一的機會。

的確如此,照目前的形勢看,他只能勝,不能敗!敗了,也就意味著自己生命的結束。

所以他已經提聚全身的功力,期待著自己有超常的發揮,雖然劉邦怒斬白龍的身影還在他的眼前晃動,但是他對自己的“問天不應”依然有著十足的信心。

從會盟台到毛禹所站的那棵大樹,至少有十丈之距,當兩人的眼芒在空中悍然相撞時,整個空間頓時湧動出無形的壓力,迫得眾人兩邊一分,為他們讓出一條寬達丈余的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