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一章 赤帝屠龍(第2/4頁)

他的眼眸中標射出一股震懾人心的寒芒,從眾人的面前一閃而過,然後轉過頭來,大踏步向林間走去。

“咚咚……”之聲響起,劉邦踏著如戰鼓般的步伐,手握長劍,身形如一道移動的山梁,向前邁進。他的神情裏凝重中透出一股肅殺,身影在陽光的斜照下不斷拉長,最終隱入密林。

他的人一踏入林中,就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心悸。這種心悸的產生,來源於一股濃烈的殺機。

這是一股讓劉邦感到有些意外的殺氣,就彌漫在他前行的路上。當他有所驚覺時,這股殺氣已經收斂無形,似乎在這個世上絕沒有這股氣息的存在一般。

但是這殺氣短暫的一現根本就無法瞞過劉邦敏銳的觸覺,他甚至可以斷定,這股殺氣的來源是人,只有人才可以將殺氣如此從容地收放。

這不由得讓他更加小心,因為他始終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不是奇禽怪獸,不是猛虎毒蟲,這些東西固然可怕,但與人一比,就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

因為只有人心才是最可怕的東西!

雖然劉邦並不知道對方是誰,但是從剛才那一現即沒的殺機中,劉邦似乎意識到了自己面臨的將是一種怎樣的危機,因為只有真正的高手,才可以將自己的殺氣內斂得這般隱蔽。

他微微地笑了一笑,笑得毫無理由,卻不得不笑。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在這個時候笑,但一笑之後,他卻感覺到自己的心情輕松了許多,猶如一只放飛的小鳥。

然後他的臉上就真的開心地笑了,大步向前而行,似乎忘記了這些危機的存在,但他握劍的手上,已隱現青筋。

他走過一片齊膝的草地,繞過幾棵交纏連枝的大樹,然後就停在了一蓬野樹藤前。一般的人通常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繞開樹藤,改道而行;一種是斬斷樹藤,依然直行。但劉邦卻不作選擇,而是駐足不前。

他駐足,並不是對這交錯而生的樹藤產生了興趣,而是他知道,只要他在這兩種選擇中任選其一,必將會發生意想不到的突變。而這種瞬間的突變,往往都有致命的攻擊性。

所以他不動,只是靜靜地觀察著這蓬野藤的長勢與爬行路線,竟然真的讓他發現了幾處人為移動的痕跡。

他冷笑一聲,剛要後退,卻聽得“轟……”地一響,那蓬野藤突然爆裂開來。

“嗖……嗖……”一時間整個虛空氣流狂湧,勁風呼呼,數十杆丈長的竹箭仿如惡龍,自數十個不同的角度向劉邦圍襲而來。

不僅如此,野藤爆開的中心處,一點寒芒驟然迫至,弧光旋動中,虛空中已然多出了一把凜凜生寒的劍鋒……

這一切都是那麽地突然,完全是一個精心布置的殺局。就在殺氣最盛的一刻間,劉邦的身形一動,竟然隱而不見了。

劉邦的消失似乎比這個殺局來得更突然,更隱蔽,當布下這個殺局的劍手跳出時,也不禁為對方莫名其妙的消失而感到錯愕。

但是這名劍手絕對是一個高手,豐富的實戰經驗告訴他,劉邦的消失絕非無因,突然的消失往往意味著突然的出現。

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為他就是吳越第一劍手喻波。

當章窮將刺殺劉邦的任務交給他時,他就想到了這片密林。雖然時間倉促,但他還是憑著自己的經驗在最快的時間內布下了這個殺局。

一切的進程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惟一的例外,是他沒有想到劉邦會一個人闖進密林。

他之所以沒有想到,是因為他沒有看到在自己身後的密林深處發生的異常,雖然他也聽到了那種怪異的聲音,但是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林外的動靜上。

就在喻波感到錯愕之際,劉邦如他所料,突然出現了。但是劉邦出現的地方,卻是喻波萬萬沒有想到的。

他出現在空中,一手抓住一根晃蕩的野藤,一手緊握雪白的劍鋒,借著一蕩之勢,他的劍氣中平生一股霸烈,猶如拍岸的驚濤而來。

喻波大驚之下,卻絲毫不亂。此刻的他,就像是一只感受到危機的獵豹,在權衡著自己最佳的出手方式。

但他的劍最終沒有出手,因為就在他準備起動的一刹那,他的手抓住了一根晃動的長藤。

“呼……”他腳下一蹬,身子借力蕩上半空,堪堪躲過劉邦這勢在必得的一劍。

當他的身體升至長藤擺幅的最高點時,他陡然暴喝,湧動起狂烈的殺氣,如奔馬之勢出劍,殺向身形下墜的劉邦。

三丈、兩丈、一丈……

隨著距離的不斷逼近,劍鋒帶出的的霸殺之氣猶如一張大網甫降,罩向與劉邦為中心的三丈空間。

空氣頓時變得狂野而肅殺。

劉邦惟一的生機,就是棄藤!“轟……”當他的身體撞向地面的刹那,他的劍已然先行落地,勁力貫注於劍身,猶如一條巨蛇在泥土草叢之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