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五章 暗殺之道(第3/4頁)

他不敢大意,手掌輕拍,連擋韓信數劍之後,手臂上已有微麻之感。他這才明白,韓信的劍法雖然純走飛刀一路,沒有發揮出劍器的靈動韻律,但是憑藉著自身驚人的內力,每一劍刺出,不僅快捷準確,而且勁力隨之透發而出,逐漸控制了對手所能活動的範圍。

劉邦連退數步,已然看出韓信這般打法的確讓自己的雙手難有余暇顧及其他,當下也不糾纏,跳出圈外,道:“不錯,不錯,你能有此悟性,殊屬難得。”

韓信悠然收劍,聽到劉邦終於出言誇贊,心中喜悅之下,又平添了不少自信,當下退到一邊,轉頭望向了紀空手。

紀空手卻是赤手空拳,立於場中,猶如一棵迎風的傲松,巋然不動。

劉邦微一擡頭,驀然生驚,只見紀空手的整個人雖然未動,但寓動於靜,就像是一頭蟄伏待動的獵豹。

劉邦收攝心神,凜然以對,看紀空手的腳步微斜間,無端湧來一股迫人的壓力,幾乎讓人有種窒息之感。

這種感覺對劉邦來說,是少之又少的事情,這使得劉邦對紀空手頓生刮目相看之感。

劉邦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韓信的出手已經讓他心中一喜,而紀空手未動的戰意卻讓他喜出望外。以這兩人的悟性,的確達到了一種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步,只要自己用心調教,要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必將成為自己最得力的左臂右膀。

這讓劉邦感覺到這一切就像是上天早已安排注定的一般,更加堅定了他完成大業的信心。雖然在他的心中,對未來的命運無法預測,但他始終不減熱情,依然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從來不曾動搖過。

他的理想會是怎樣的一種理想?他心中的大業又是怎樣的一種千秋偉業?這仿佛是一個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謎底就會不解自開。

他緩緩地吸了一口氣,冷芒掃出,正好與紀空手的眼神相對。他倒想看一看,紀空手是否真有與他抗衡之實力。

“紀少,請!”他面對紀空手咄咄逼人的氣勢,已經無法再小視於他,雙腿一分,後腿踏實,前足虛點,作好了應付一切突襲的準備。

紀空手頓有呼吸不暢之感,劉邦的動作未出,壓力已至,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座移動的大山緩緩擠迫而來。

他惟有取刀,如耍魔術般拈刀在手,在陽光的照耀下,七寸飛刀懸凝空中,綻射出凜凜生寒的鋒芒。

刀已在手,蓄勢待發,紀空手冷靜下來,竟然不再有先前的那種懼怕。

劉邦微微一笑,再不猶豫,身形突然起動,在虛空中驀然幻生出一排腿影,勁風呼嘯,殺氣逼人,沿著幾個不同的方向朝紀空手踢將過去。

紀空手的神情一凜,雙目精芒一閃,就在腿勢迫近的刹那,不退反進,曲身彈入腿影之中。

他認準了劉邦的腿勢虛實,以最快的速度搶進,讓自己的刀鋒對準了劉邦藉以支撐身體的那條腿。

劉邦的心中陡然一驚,因為連他自己也沒想到,在自己如此淩厲的攻勢下,紀空手仍敢迎前。

在這種情況下迎前,需要的不是技術動作如何到位,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勇氣。

紀空手也想到過退,可就在他拿定主意的一瞬,他的氣機一牽而動,釋放虛空之中,已然可以清晰地洞察到周圍的任何異動。

這讓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奇異的空間裏,在這個空間中,時間與速度突然放慢了原有的節奏,使得每一個物體的活動都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之中。

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正是劉邦散發出來的強大壓力激發了他體內潛能的結果。

他甚至清晰地把握到了那股靈異之力在自己體內的流動……

然後他就不由自主地迎前,在如此狀態之下,他已經看到了劉邦腿上的破綻,沒有理由錯失這種瞬間即逝的良機。

劉邦惟有換腿再踢,不斷地改變著支撐身體的腿,以誤導紀空手飛刀刺來的方向。

衣袂飄動中,兩人越打越快,瞬間交手達十余次之多。

劉邦已經看出以紀空手現有的實力,只要與韓信在配合上不出現失誤,雙刃同出,擊殺章窮自不在話下。但是他有心驗證紀空手究竟有多大的實戰能力,所以並沒有立馬停手,反而出腿愈來愈快,變化也層出不窮,論腿上功夫,甚至超過了章窮。

劉邦固然心驚紀空手在武道上的神速精進,但紀空手又何嘗不對劉邦表現出來的武功修為感到嘆服不已?自從丁衡死後,他就此踏入江湖,憑著自己的悟性與機緣,自信已可獨擋一面,但此刻與劉邦一經交手,他才發現自己是在進行一場小孩與大人之間的遊戲,處處有受制於人之感。

放眼當今江湖,能夠與劉邦這等高手一較高下者,已然不多,以紀空手這種初出道的雛兒來說,能在劉邦的手上拼得十招,已是殊為難得之事,若非劉邦刻意手下留情,紀空手哪裏還能如此完好地站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