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卷 第 二 章 無魂無魄(第3/4頁)

他一臉的肅穆莊重,聽者無不動容。

言罷,歐陽之乎將那杯酒一掄,緩緩傾灑於地上。

然後,他對冬青道:“冬姑姑,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貽’,小侄想聽一聽那幫狗賊之情況.”

冬青的神色變得極為怨憤,她飲下一杯酒後,方緩緩地敘述起當年之事。

圓屋裏靜了下來,只有冬青的平緩而有些蒼涼的聲音在回蕩.數十年前,江湖中有一武林奇人,人稱“邪佛”,邪佛年輕時便極為爭強好鬥。在與他人的決鬥中,有七次人們都以為他已經死了,但過了幾個月,甚至半年之後,他又重新出現在江湖中.

被人紮了九刀後,他活了過來。

被人將他的大部分經脈震斷後,他又活了過來.甚至,有一次,“天殺門”的人已將他的頸部切開一半,露出白森森的喉節,然後把他扔入懸崖下,三個月以後,他仍是奇跡般地又重現江湖!只是,他的脖子上已有一道繞過大半個脖子的黑疤,就像套著一根黑色的項鏈!

他的耳朵少了一只;兩只手加在一起也只有六只手指;他的胸前有十三處刀疤;他的嘴也有一點撇;因為曾經有一把劍差點將他的整個半張臉削下.甚至,他的兩只腿也是一長一短,因為左腿中少了一小截骨頭!那骨頭是被一錘砸碎之後,他自己用小刀一塊一塊把那些碎骨剔出來的。

“邪佛”沒有師父,他的武功不是練出來的,而是殺出來的,他的汗,他的血,他的筋骨,他的刀疤,共同塑造了他的武功.

當他體無完膚時,他的武功也已是獨步江湖了.在這個時候,他便再也找不到對手了.

其實,能與他對陣的人並不是絕對沒有,但武功像他這樣高,卻還如此爭強好鬥的人卻是沒有了.

能與他一爭高下的人不會向他出手,那些人已如閑雲野鶴,做那遠離江湖紛爭的世外高人了.

武功不如他的人常常向他挑戰,但他又不屑出手.這樣的人與他對陣,只有死。而對“邪佛”來說,他最樂意做的事是當對手的刀或劍紮入他的肌膚的那一瞬間,這樣他又悟出一點什麽武學.而這些人顯然不能讓他如願。

於是他成了一個寂寞的人,他聽慣了刀劍交鳴之聲,寒刃飲血聲,看慣屍首異地,聞慣了鮮血的那種微甜的腥,讓他一個人高高在上,他便有不勝寒之感。

但“邪佛”並非暴戾嗜殺之人,他喜歡勢均力爭的公平競爭,而不是以強淩弱,最後,他決定收幾個徒弟。

他收徒弟的方式很怪,竟全是自己出去到處尋找,看到合適的流浪兒、孤兒,他便將之帶走,這樣的孩子,他一共找了八個,其中有一個是女的.“邪佛”將他們八人分別取為豐飛星、豐靈星、豐寒星、豐魂星、豐易星、豐千星、豐甲星,那女孩子名為豐紅月.

“邪佛”投徒的目的並非是宏揚武學,也不是建功立業,更不是為雄霸江湖,他只是需要看到勢均力敵的爭戰.

所以,他傳授給各位徒弟的武功全都不同。

傳授十幾種不同的武功,對他來說並非難事,因為他的武功本就集眾家武學而成.甚至,他還將各種武功的漏洞作了改進,再授之於各位徒兒.豐飛星:“弦月狂刀”及暗器;

豐靈星:“落梅刺”及馴獸之術:

豐寒星:“殘雨劍法”及毒術:

豐魂星:“多情戟”迷魂大法;

豐易星:“心碎鉤”及易容術;

豐千星:“十字鞭”及奇門遁甲;

豐甲星:“問天玉戈”及排兵布陣;

“邪佛”傳給豐紅月的則是“蛇劍”及“幽雲步”。

“邪佛”將不同的武功傳給各位徒弟後,便讓他們相互切磋,他所采用的切磋之術與一般為師者不同。常人讓門下弟子切磋,只是點到為止,而他卻允許,甚至鼓勵傷及對方,每每到了一方有性命之危之時,他才出手阻攔.如此一來,幾個徒弟學得極為認真,因為稍有偷懶,便有可能在下一次切磋中被人傷了.在如此打鬥之時,幾位徒弟的武功不斷地增進。當他們長大成人時,全身已是傷痕累累。

而他們的武功,也隨著傷痕的增多而日進。

“邪佛”本是希望門下弟子中,有人能像他那樣在與師兄弟的拼鬥中不斷搏取眾人之長,最後終成武學大家。

但八個徒弟全讓他失望了.

雖然經過數十年的苦練之後,他門下八個弟子都已可擠身武林頂尖高手之列,但都只能在自己所學範圍內精益求精,離“邪佛”所要求的太遠了.更可怕的是,邪佛發現那七個師兄弟在不斷的爭戰中已被練得心胸狹窄,好勝心強,並有頗為強烈的征服欲.

或者說,他們都有極強的野心.

幾位弟子都清楚,若是能悉數得到“邪佛”全部真傳武功,再加上自己自幼形成的那霸氣十足的好勇鬥狠之心,必可雄霸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