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 三 章 冰火二老(第3/4頁)

柳天賜站在船尾,一運內功,小舟在內功的激發下,向山崖射去。

眨眼小舟便已到了崖邊,那石崖高約千仞,石壁如削,光滑似鏡,像一道天關攔住小舟的去路.

眼看小舟就要撞到崖石,柳天賜使了一個千斤墜,小舟竟在河心疾旋起來,白素娟死死抓住船幫。

好一會兒,小舟才漸漸停了下來,柳天賜連忙扶起白素娟柔聲道:“姐姐,你沒事吧?”

白素娟道:“不要緊,只是有點頭暈.”

柳天賜道:“姐姐,我們進了一條死水路,怎麽辦?”

白素娟看了看形勢,道:“不會的,你將那青藤扒開。”

柳天賜一看,石壁上果真有一大片青藤,密簾般垂將下來,將崖底遮住,柳天賜依言用槳將茂密的青藤扒開,裏面果然有一個偌大的洞口。

柳天賜心中一喜,一運內功,小舟哧地一聲,鉆進洞去。

崖洞裏伸手不見五指,只聽見水流聲甚急,浪擊巖壁,轟隆隆如擂天鼓。

白素娟從懷裏掏出火折子,打亮後照了照,見崖洞不過一人高,窄窄僅容一條小舟通過,崖壁上長滿了數寸厚的滑膩的青苔。

這是一條陰河,陰河之水激流旋轉,暗渦重重,陣陣寒氣逼將過來,讓人感到如冰錐刺骨,冷得氣滯血凝,白素娟冷得全身打戰,柳天賜將她抱在懷裏,用自己身上的熱量溫暖她。

雖然還有些冷,但白素娟感到從未有過的溫暖,幸福無限的偎在柳天賜的懷裏。

崖洞不大,大約過了半頓飯工夫,小舟便已到了盡頭,黑暗中,小舟撞在什麽東西上,便即停住。

白素娟坐起,再打亮火折子一照,只見前面立著一塊巨石,將出口堵得嚴嚴實實,柳天賜不由吸了一口涼氣,說道:“這洞是個死洞,不通氣。”

白素娟湊近細看,忽然發現那巨石上隱約刻有字——鎖龍閘,說道:“天賜,你推推看。”

柳天賜用雙掌按在巨石上,用力一推,小舟向後飄出五六丈,而那巨石紋絲不動,說道:

“姐姐,這比鬼神洞和剛才那溶洞的石門不知要厚多少,看來,是打不開的。”

這時,白素娟手中的火折子已燃盡,洞中漆黑一團,忽然間,白素娟眼睛一轉,發現那閘門旁的石壁上有物在閃閃發亮,心中一動,說道:“天賜,將船弄過去。”

柳天賜將小舟劃了過去,白素娟道:“天賜,你可看到那閃光的東西,郭震東等魔頭既能從這裏進來,說明一定有開閘的機關。”

柳天賜道:“難道那是機關不成?”

白素娟道:“你過去看看。”

柳天賜走到船頭,伸手去摸,才發現石壁上有一小洞,那光便是從洞中發出的,他將手伸入洞中,觸手之處,有一雞蛋大小的球兒,他抓住那球兒用力一提,竟未提動,使勁一扭,那球兒便轉動起來。

柳天賜再轉動石鈕,那石閘便緩緩下沉,不一會兒工夫,整塊巨石便沉入水底,露出一個四四方方的洞口。

柳天賜先將小舟搖出,但見外面便是煙波萬傾的鄱陽湖。

此時已是黃昏,紅霞滿天,湖上波光粼粼,鷗鳥歡鳴,白帆點點,打漁的船兒準備晚歸,陣陣漁歌飄將過來,使人心神頓爽,蘆葦中細葦頻搖,沙沙怍響,遠處青山隱隱,綠水如煙,好一派鄱陽湖的晚景,江南秀色。

兩人棄舟上岸,在岸邊的一個旅店胡亂吃了一點東西,問明了鳥島的方位,兩人再踏上小舟徑向鳥島射去。

天色己黑,夜空一碧,萬裏無雲,中秋月圓,皓月當空,疏星點點,閃爍在墨藍色的天穹上,星輝月影倒映湖中,茫茫鄱陽湖中似撒進了無數顆明珠寶石,燦爛生輝,搖曳成趣。

鳥島坐落在鄱陽湖中心,望著前面浮在湖心的小島,柳天賜道:“上官雄為何要選在這裏開武林大會?”

白素娟想了一下道:“這其中肯定有他的文章。”

柳天賜道:“不知師父、玉霞真人、不老童聖等群俠到沒到。”

白素娟道:“這次武林大會關系到整個中原武林的存亡,他們一定會到的,而且應已在島上.”

柳天賜道:“這鳥島四周水深不可測,漩渦重重,水寒刺骨,水下暗礁如刀似劍,便是有船,也靠不上去,不知天下群雄又是怎麽上去的?”

白素娟也甚是不解,皺眉望著湖面出神,忽然,她眼睛一亮,指著湖面叫道:“天賜,你看,那是什麽?”

柳天賜一怔,伏下身,瞪大眼睛,朝前面的湖面望去。

月光下,他見那水面上有兩排黑點,自舟下通往湖心,仔細看了看,才知是水中埋的竹樁。

那竹樁有碗口粗細,每根相距丈遙,露出水面尺余,犬牙交錯,排列成行,就像練功用的梅花樁,直通往鳥島,柳天賜略一思索,便即明白,對白素娟笑道:“是了,我還以為那上官雄弄什麽玄虛,這竹樁便是登島的墊腳之物,若無絕頂輕功,休想上得島去,要想上島還得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