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 六 章 美姬劍法(第2/4頁)

另一個槽是空的,槽底寫著“龍尊劍”三個字,上官紅一想,原來自己的師父“毒牡丹”

名字叫“美姬”,她對龍尊一往情深,可結果還是失去龍尊,就隱居在“美姬谷”,把自己所使的美姬劍封起來,煞費苦心,想與龍尊劍合在一起,但又得不到龍尊劍,帶著無限的哀怨留下一個空槽…

在兩個槽中間刻著兩句詩“長恨綿綿無絕期,空使美姬長對月”,字跡娟秀,肯定是美姬留下的.

上官紅拿著劍佇立良久,仿佛看到一個絕代佳人坐在窗前,望著一輪孤月,發出一聲纏綿悠遠的嘆息:……似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上官紅覺得悵然不已……心想:對一個深愛的女人,龍尊你為什麽要狂傲自大,為了那自私的面子,竟然離她而去,而寧願讓這份愛成為一種遺憾,為什你不能稍稍屈就,因為你的屈就是為一個深愛著你的女人……上官紅深深的為“毒牡丹’’美姬而感到不平,心道:我一定要找到另一把龍尊劍,裝在木匣的空槽裏,完成這一缺憾,這兩柄劍應是天下罕見的寶劍,那它的主人應是一對璧人,這對璧人武功蓋世,就是由於彼此沒向前走一步,而拉開了萬裏!

上官紅自問道:“柳弟不也沒有對自己表白什麽嗎?難道有驚世武功的人,都有一種傲慢嗎?那他愛不愛我?他現在在哪裏?”

上官紅思潮起伏,恨不得馬上見到柳天賜,可又怎樣出“美姬谷”呢?

上官紅拿著寶劍,關上木匣,放回少女石像的腹部.突然,少女石像前面又洞開一道石,原來這木匣也是一個開啟石門的機關,只有把劍拿出來,才能開啟這道石門,說明劍的主人“毒牡丹”美姬是要將這把劍送給她.

更令上官紅欣喜的是,一抹陽光斜射到洞裏,水汽冉冉飄到洞裏面,上官紅拼命的吸了幾口新鮮的空氣,走出洞口,是一片茫茫無垠的湖水,上官紅想起來,這就是樸易知領她來時的鄱陽湖,洞口比湖水高出四五丈.

上官紅真有點“洞中呆一日,世上幾千年”的感覺,自己現在就可以離開“美姬谷”了,心中竟有些依依不合的感覺,但她又多麽迫切回到柳天賜身邊,替師父找回另一把“龍尊寶劍”,然後就和柳弟回到“美姬谷”雙宿雙棲……

上官紅向洞口拜了幾拜,提著劍,走到湖邊,湖邊的木樁上系著一葉扁舟,隨著波動的湖飄蕩,小舟已經很舊,似乎在江邊已風吹雨打幾十年,上官紅感到驚嘆,原來這一切都是在師父的計劃之中.

遠望天邊,朝霞萬丈,湖水中霞光粼粼,吹來初冬的寒風,上官紅解開舟,將小舟向天際劃去……

上官紅棄舟上岸,走到了一個三叉路口,三叉路口的正中有一棵老槐樹,槐樹的下面有一間茅屋,寒風吹得草絮橫飛,門口拴著四匹馬,這四匹馬高大俊朗,是屬於那種征戰的蒙古馬,店門口擺著幾張木桌,四個軍爺模樣的人正坐在那裏喝酒談笑。

上官紅心想,這是客人用來打尖的路邊小店,從這幾個喝酒的軍爺來看,都是風塵仆仆,似乎從遠道而來,太冷天在外面喝什麽盾,反正肚子餓了,先吃點飯再說,上官紅走到店外的一張空桌上坐下.

上官紅剛一落座,四個軍爺模樣的人“刷”的停下談笑和喝酒,張口結舌的望著上官紅都癡了,上官扛俊面血紅,原來她從“石像洞”出來,身上還是穿著紫衫,是一個風姿綽約少女的打扮.

四個軍爺模樣的人,倒不是因為天寒上官紅還穿著紫衫,而是從沒看到這樣的絕色佳人,何況在這村野小店.

上官紅也注意到這四個人,身材高大魁梧,皆虬須大臉,自小在帥府長大,她認識這是蒙古人特有的骨架和臉形,身上盡管穿著漢兵的服裝,南宋來年,兵荒馬亂,許多官兵趁火打,燒殺搶掠,在路上碰到上官紅倒也司空見慣,但上官紅覺得四人特別惹眼。

上官紅畢竟是一個姑娘家,被這樣火辣辣的盯著頗不好意思,就轉個面,背對著四人坐著了,要了一碟炒粉和幾碟小菜,獨個兒吃著.靜了一會兒,只聽見一個壓低嗓子嘻嘻地說道:“陸爺,只聽說中原出美女,這次真讓我見識到了,嘖嘖,真是絕了.”聽聲音是坐在她背對面的一邊肩膀高一邊肩膀低的軍爺伏著身子對他左邊稱作姓陸的“察爾汗,這女子是長得絕美,你們可看到她背上背的那寶劍!”

姓陸的軍爺說道:“噴噴……”四人都發出噴聲,口口稱贊:“美女佩寶劍,真是暴殄天物,這等上好的寶劍,只有大汗能佩.”坐在左首的滿臉馬疤的軍爺肆無忌憚地說道。“嗯,大家快吃,別誤了大事,不要讓判賊上官雄趕到我們前面.”和上官紅背靠背年紀稍大的軍爺,不安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