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恨無常(第8/17頁)

眼見天色漸漸黑了下來,他身子兀自不能轉動,只知程靈素躺在自己身旁,可是想轉頭瞧她一眼,卻是不能。

又過了兩個多時辰,只聽得遠處樹林中傳來一聲聲梟鳴,突然之間,幾個人的腳步聲悄悄到了廟外。只聽得一人低聲道:“薛鵲,你進去瞧瞧。”正是石萬嗔的聲音。

胡斐暗叫:“罷了,罷了!我一動也不能動,只有靜待宰割的份兒。二妹啊二妹,你為了救我性命,給我服下麻藥,可是藥性太烈,不知何時方消,此刻敵人轉頭又來,我還是要跟你同赴黃泉。雖然死不足惜,可是這番大仇,卻是再難得報了。”其實此時麻藥的藥性早退,他所以肌肉僵硬有如死屍,全是三大劇毒之故。

只聽得薛鵲輕輕閃身進來,躲在門後,向內張望。她不敢晃亮火摺,黑暗中卻又瞧不見什麽,側耳傾聽,但覺寂無聲息,便回出廟門,向石萬嗔說了。

石萬嗔點頭道:“那小子手背上給我彈上了三大劇毒,這當兒不是命赴陰曹,便是一條手臂齊肩切了下來。剩下那小丫頭一人,何足道哉!就只怕兩個小鬼早已逃得遠了。”他話是這麽說,仍是不敢托大,取出虎撐嗆啷啷的搖動,護住前胸,這才緩步走進廟門。

走到殿上,黑暗中只見兩個人躺在地下,他不敢便此走近,拾起一粒石子,向兩人投去,只見兩人仍是一動不動,當下晃亮火摺一看,見地下那兩人正是胡斐和程靈素。眼見兩人全身僵直,顯已死去多時。石萬嗔大喜,一探程靈素鼻息,早已顏面冰冷,沒了呼吸,再伸手去探胡斐鼻息時,胡斐雙目緊閉,凝住呼吸。

石萬嗔為人也當真鄭重,只覺他顏面微溫,並未死透,隨手取出一根金針,在程胡兩人手心中各自刺了一下,他們若是喬裝假死,這麽一刺,手掌非顫動不可。程靈素真的已死,胡斐肌肉尚僵,金針雖刺入他掌心知覺最為銳敏之處,亦是絕無反應。

慕容景嶽恨恨的道:“這丫頭吮吸情郎手背的毒藥,豈不知情郎沒救活,連帶送了自己的性命。”

石萬嗔急於找那冊《藥王神篇》,眼見火摺將要燒盡,便湊到燭台上去點蠟燭。火焰剛和燭芯相碰,心念一動:“這枝蠟燭沒點過,說不定有什麽古怪。”見燭台下放著半截點過的蠟燭,心想:“這半截蠟燭是點過的,定然無妨。”於是拔下燭台上那枝沒點過的蠟燭,換上半截殘燭,用火摺點燃了。

燭光一亮,三人同時看到了地下的《藥王神篇》,齊聲喜呼。石萬嗔撕下一塊衣襟,墊在手上,這才隔著布料將冊子拾起。湊到燭火旁翻書一看,只見密密寫著一行行的蠅頭小楷,果然是各種醫術和藥性,但略一檢視,其中治病救傷的醫道占了九成以上。說到毒藥之時,要旨也闡述解毒救治,至於如何煉毒施毒,以及諸般種植毒草、培養毒蟲之法,卻說的極為簡略。原來無嗔大師晚年深悔一生用毒太多,以致在江湖上得了個“毒手藥王”的名號,是以傳給弟子的遺書,名為《藥王神篇》,乃是一部濟世救人的醫書。

石萬嗔、慕容景嶽、薛鵲三人處心積慮想要劫奪到手的,原想是一部包羅萬有、神奇奧妙的“毒經”,此時一看,竟是一部醫書,縱然其中所載醫術精深,於他卻是全無用處,石萬嗔自是大失所望。

他凝思片刻,對薛鵲道:“你搜搜那死丫頭的身邊,是否另有別的書冊。這一部只是醫書,沒什麽用。”說著隨手扔在神台之上。薛鵲一搜程靈素的衣衫和包裹,道:“沒有了。”

慕容景嶽猛地想起一事,道:“我那師父善寫隱形字體,莫非……”這句話一出口,登時好生後悔,暗想:“該死!該死!我何必說了出來?任他以為此書無用,我撿回去細細探索,豈不是好?”但石萬嗔何等機伶,立時醒悟,說道:“不錯!”又揀起那部《藥王神篇》。

一轉身間,只見慕容景嶽和薛鵲雙膝漸漸彎曲,身子軟了下來,臉上似笑非笑,神情極是詭異。石萬嗔大吃一驚,叫道:“怎麽啦?七心海棠,七心海棠?難道死丫頭種成了七心海棠?這……這蠟燭……”

腦海中猶如電光一閃,想起了少年時和無嗔同門學藝時的情景。有一天晚上,師父講到天下的毒物之王,他說鶴頂紅、孔雀膽、墨蛛汁、腐肉膏、彩虹菌、碧蠶卵、蝮蛇涎、番木鱉、白薯芽等等,都還不是最厲害的毒物,最可怕的是七心海棠。這毒物無色無臭,無影無蹤,再精明細心的人也防備不了,不知不覺之間,已是中毒而死。死者臉上始終帶著微笑,似乎十分平安喜樂。師父曾從海外得了這七心海棠的種子,可是不論用什麽方法,都是種它不活。那天晚上,師兄和他自己都向師父討了九粒七心海棠的種子。師父微笑道:“幸好這七心海棠難以培植,否則世上還有誰能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