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蛟兒拜師(第8/15頁)

“徐神仙,我怎麽騙你哪!我帶他南下,正是想去南華寺找你呵!想不到那麽巧,在這裏碰上你了!好啦!這下我也不用去南華寺找你啦。”

小蛟兒聽了大吃一驚,難道這肮臟的老和尚就是南華寺的徐神仙麽?這跟他心目中所想象的徐神仙完全是背道而弛。小蛟兒所想象的徐神仙,雖然不是什麽會騰雲駕霧的活神仙,但神韻也應該與一般不同才是,起碼也是一個衣服清潔,童顏白發,銀髯飄飄的老人,想不到竟然是一個為吃狗肉寧願受人打罵的臟和尚。小蛟兒這時可以說是失望極了,感到小琴更是在哄騙自己學什麽醫術的,這樣一個貪吃狗肉的臟老和尚,看來醫術也不會好到哪裏,就是好,也恐怕不會有人找他看病求醫。當然,小蛟兒從心裏絕不是看不起窮人和老人,相反,他異常尊敬老人,更同情窮人,只不過他要拜這麽一個臟和尚為師,學什麽好呢?固然,他也看出這位老和尚武功極好,要不,怎麽會將一塊石頭用樹枝輕輕一拍打就四分五裂,將那幾個漢子嚇走的?但老和尚武功好有什麽用?武功就是再好,小琴姐姐也會囑咐他不教自己,說不定自己只會跟著他到處向別人討飯吃,這是小蛟兒極不願意的。小琴這時對他說:“兄弟,你知道不知道,這老和尚是什麽人?”

小蛟兒說:“我知道,這老和尚,就是姐姐要帶我去拜他為師的徐神仙。”

“兄弟,徐神仙是當今有名的神醫之一,你好好跟著他學,將來會出人頭地的。”

小蛟兒心想:我才不想出人頭地哩!我不如回去跟隨爺爺,在洞庭湖捕魚還好。但一想,自己要是這麽說出來,小琴一定疑心自己不滿,說不定認為自己心存復仇之念,別看她對自己這麽好,一旦反起臉來,不讓自己走是小事,說不定用其他方法制止自己回去哩!便說:“姐姐,不知我能不能學得到的。”

小琴鼓勵他說:“兄弟,你這般聰明,一定會學得成功的,只要你不怕辛苦,用心學就行了。”

小蛟兒心裏說:我才不怕辛苦,我最怕去向人討飯吃,那不醜死人了?但他不敢也不願說出來。不敢,是怕得罪了徐神仙和小琴,不願,他不想去麻煩別人和低聲下氣地去求別人,有什麽事,自己咬咬牙不捱過去了?所以他只是說:“我只是擔心自己傻,學不了。”

徐神仙笑嘻嘻地說:“小兄弟,凡是自認為傻的人,他便不是傻的了。”

小蛟兒一下不出聲了。小琴又說:“兄弟,你先回到船上收拾一下你的行裝,我還有些話跟徐神仙說的。”

小蛟兒一聽,心情頓時又沉重起來,看來小琴姐姐又是跟這老和尚說自己父母的事了,要這老和尚別傳自己武功。小蛟兒每每想起怪影和小琴在巖洞裏談話,自己一顆心像針紮一般的痛,總感到自己處處低人一等,在人面前伸不直腰,擡不起頭來。可見出身成分論,對一個出身不好的人來說,是如何一個重大的打擊,尤其是對一個剛懂事的孩子來說,在心靈上更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對一個人不看他的質量,不看他的表現,只看他的出身不好,歧視、防範、不信任,往往會逼得出身不好的人走上兩個極端:一個是逆來順受,變成了一個唯命是從的奴才,埋沒了他的才華一面,或者變成一個玩世不恭,什麽事也不關心的人,只求潔身自保;另一個是性格內向,城府極深,喜怒不形於色,甚至會走上極端對抗的道路上去。他本人不想這樣,但社會環境卻將他逼上了這條道路上去。反過來說,就是對出身好的人,也會造成兩個極端:一個是自認為高人一等,盛氣淩人,甚至為非作歹也不在乎;一個是只認為自己出身好,用不著勤學苦練,自然會受到敬重和偏愛,結果變成庸庸無能的小人。試看歷史的每一個朝代,凡是違法亂紀,貪汙腐化,豪奪巧取,強奸婦女,殺人放火的,往往都是當時社會認為出身極好的人。而往注出身不好的人,卻不敢這樣做,他們只能逆來順受,忍聲吞氣,本本分分地做人。

再說小蛟兒聽了小琴這麽說,他心情難受地應了一聲說:“姐姐,我去收拾啦!”

“兄弟,我包袱中有些金葉子和銀兩,你帶上一些,也好在路上用。”

“好的,姐姐。”

小蛟兒一走,小琴問:“徐神仙,你看,我給你推薦這個徒弟好不好?”

“不錯,極好。不過,這孩子似乎有什麽心事橫在心上似的。”

“徐神仙,你知不知他是何人的孩子?”

“哦!?他是誰的孩子?”

“他是過去所謂湖南大俠馬清和俏夜叉所生的兒子。”

徐神仙一聽愕然了:“是他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