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摩尼草庵(第6/13頁)

兩人走出客棧,街上寂無人影,樹梢掛著一輪明月,將兩人影子投在地上,涼風拂面,傅翔已經習慣了,正是趕夜路的好時光。一老一小不發一言,默默向前疾走,出鎮後方冀更加快腳步,往西邊的山林奔去。這些日子以來,傅翔已熟知如何藉地形、樹林的掩護趕路,盡量不露形跡。他邁開兩只小腳,走得和師父並肩齊速,絲毫不見落後。

天快亮之時,兩人來到一片鋪滿綠草的小山坡上,傅翔跟著師父疾走,雖未問及方向,但隱隱覺得從昨夜走到此處,好像在繞著群巒打轉,忍不住問道:“師父,咱們好像在繞圈子,並沒朝北走呢?”

方冀點頭輕聲道:“不錯,咱們又繞到泉州南方來了。此地喚作晉江,這座山喚作萬石山,前方有個羅山鄉。咱們且尋個蔭涼地方憩下,待會兒為師要帶你去看一個重要的地方,然後咱們才往北走。你且先不急著問,到時自然知道。”

傅翔見師父說到“去看一個重要的地方”時,臉上露出極為莊重的神情,想要再問,還是忍住了。

兩人走入小樹林,尋到一處隱密的所在坐下,傅翔掏出幾個燒餅,師徒就著一葫蘆冷茶吃將起來。這時黑暗漸褪,遠處天邊出現金霞,太陽將要昇起。

方冀一把拉起傅翔,低聲道:“我牽著你施展輕功,你只要順著疾走,注意調息即可,千萬不要出聲。”

傅翔才一點頭,已經被師父牽著急沖而起,感覺上師父有如腳不點地般,朝山坡下奔去。奔了片刻,傅翔忽然感到和師父相牽的手心中有一絲極為微弱的氣息,從師父手中傳了過來。他一面藉師父之力疾行,一面聚精凝神去感受那一絲氣息,忽然他發覺那氣息似有節奏,和師父傳授給自己的運氣之法完全吻合。他試著將自己的氣息順著運氣節奏從手心微微送出,刹時之間,他感到師父掌心的真氣也順著節奏更加強大地傳送回來。

耳聽得師父低喝一聲:“翔兒,咱們加快腳步!”

刹時之間,傅翔覺得自己的內力好像與師父合而為一,師父牽帶之力愈來愈輕,而自己奔跑之速卻愈來愈快,自己腳下不點地面的感覺傳了上來,他不禁大喜。

然而就在他一喜之下,與師父手中一線相連的真氣突然中斷,傅翔的身形立刻一滯。方冀加力一把拉住傅翔,又回到了開始時由師父拉著疾奔的情況,而兩人已經飄然奔下了山坡,落在一片荒蕪的山坪上。

傅翔想要發問,但微曦中見到師父一臉鄭重,正快速向山坪東面一片石壁前的茅草叢走去。那一片茅草叢有一個人高,也不知有多深遠,方冀對這裏的地形似乎相當熟悉,只見他並不猶疑,一手拉著傅翔,一手撥開茅草便向前行。

通過茅草叢,前面陡然出現一座殘破的廟宇。這座破廟占地不大,前後都有一些被火燒過的殘柱,進門處掛的一塊木匾額上刻有寺庵之名,雖然也被燒殘了,四個大字倒還清晰可辨。傅翔上前念出:“摩尼草庵。”

就在此時,一束陽光隨著東方日出,斜射在殘破的匾額上,刹時之間光明大放,竟把那“摩尼草庵”四個字照得毫微畢現,龍飛鳳舞。

傅翔吃了一驚,不自覺地雙掌合十,忽聽得師父在身後低聲道:“我祖摩尼,再現光明!我祖摩尼,再現光明!”

傅翔回身擡頭望向師父,只見他淚流滿面,口中喃喃,凝視著“摩尼草庵”四個字,久久不動也不語,直到陽光偏移,他才對傅翔道:“翔兒,你隨我來。”

他領著傅翔走進殘破的庵內,穿過兩進,來到正殿石壁前,只見石壁上雕刻著一個半立體、異裝奇貌的坐佛像。這佛像甚是高大,坐著也有人高,面色綠青,手色粉紅,身著打結僧袍,頷下兩縷長須,雙目炯炯有神地坐在蓮花座上,身後浮雕的光芒四射如波,看上去雖是佛像,卻又透出幾分道家的仙氣,還有一些神秘的異感,到底異在何處,卻也說不上來。

方冀對著佛像拜了三拜,每次拜完起身時,雙掌十指張開作飛揚狀。他領著傅翔在壁邊石椅上坐下,閉目長嘆了一口氣,道:“翔兒,這裏是明教的草庵,曾經教徒眾多,香火鼎盛,也是為師入教的聖地。”

他一面說,一面在石壁上摸索,腳下量著步子,那石壁上除了佛刻,光無一物,他卻在四個不同地方各按下一掌。當按下第四掌時,石壁的左角突然發出一陣輕響,方冀走到左端蹲下,雙掌按壁,運功力推,只見石壁角上一塊厚達兩尺的石塊緩緩向後移動,石塊底下出現一個三尺見方的小石箱。

方冀再一拜,然後從石箱中拿出一個金絲布包,打開來裏面是一本陳舊的羊皮書。他又在石壁按了四下,那塊石頭緩緩復原,石壁上完全看不出任何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