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字作喪亂意仿徨(第5/9頁)

適才自己出手太快,只使了“不”字訣的四筆,便將四僧一一擊倒,沒來得及察看對方武功家數,但四僧撲擊時勁力剛猛,顯是少林派外家的路子。都大錦是少林子弟,這些少林僧多半是應龍門鏢局之邀前來赴援的,卻不知俞二哥和莫七弟到了何處,師父命他們前來保護龍門鏢局的老小,怎地以二哥之能,還是給人下了手去?

張翠山沉吟半晌,解開了若幹疑團,尋思:“這四名少林僧一去,少林派自非找上我不可,但此事總有水落石出的一日,真兇到底是誰,少林武當兩派聯手,決無訪查不出之理。這裏一切且莫移動,眼下是找到二哥和七弟要緊。”吹滅燭火,走到墻邊,一躍而出。

人未落地,突聽得呼的一聲巨響,一件重兵刃攔腰橫掃而來,跟著聽得有人喝道:“張翠山,躺下了。”張翠山人在半空,無法閃避,敵人這一擊又是既狠且勁,危急之中,伸左掌在敵人兵刃上一按,一借力,輕輕巧巧的翻上了墻頭,這一招乃是“武”字訣中的一“戈”,正所謂:“差池燕起,振迅鴻飛,臨危制節,中險騰機”,當千鈞一發之際,轉危為安。他在無可奈何中行險僥幸,想不到新學的這套功夫重似崩石,輕如遊霧,竟絕不費力的便化解了敵人雷霆般的一擊。他左足踏上墻頭,右手的判官筆已取在手中,敵人適才這攔腰一擊,剛猛勁狠,實是不可輕視的好手。

那出手襲擊之人見張翠山居然能如此從容的避開,也是大出意料之外,忍不住“咦”的一聲,喝道:“好小子,當真有兩下子。”

張翠山左鉤右筆,橫護前心,鉤頭和筆尖都斜向下方,這一招叫做“恭聆教誨”,乃是與武林前輩對敵之時的謙敬表示。對方如此驀地裏出手,張翠山若不是無意間跟師父學了一套從書法中化出來的武功,早已腰斷骨折,身受重傷,他心中雖然氣惱,但謹守師訓,對武林好手不敢失禮。

黑暗中但見墻下一左一右分站兩名身穿黃袍的僧人,每人手中都執著一根粗大禪杖。左首那僧人將禪杖在地下一頓,當的一聲巨響,說道:“張翠山,你武當七俠也算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如何行事這等毒辣?”

張翠山聽他直斥己名,既不稱“張五俠”,也不叫一聲“張五爺”,心頭有氣,冷冷的道:“大師不問情由,不問是非,躲在墻下偷偷摸摸的忽施襲擊,這也算是英雄好漢的行徑嗎?素聞少林派武功馳名天下,想不到暗算手段也另有獨得之秘。”

那僧人怒吼一聲,橫挺禪杖,躍向墻頭,人未到,杖頭已然襲到。張翠山但覺一股勁風點至胸口,當下虎頭鉤一帶,封住了禪杖的來勢,判官筆疾點而出,當的一聲,筆尖斜砸杖身。那僧人只覺手臂一震,竟爾站不上墻頭,重又落在地下。但此招一交,張翠山只覺雙臂發麻,原來這僧人膂力奇大,當下喝道:“兩位是誰,請通法號!”

右首那僧人緩緩的道:“貧僧圓音,這是我師弟圓業。”張翠山倒垂鉤筆,拱手道:“原來是少林派‘圓’字輩的兩位大師,小可久仰清名,不知有何見教?”

圓音說話似乎有氣沒力,呼呼喘急,說道:“這事關少林武當兩派的門戶大事,貧僧師兄弟乃少林派的小輩,沒份說甚麽話,只是今日既撞上了這件事,只想請問,龍門鏢局男女數十口,還有我兩個師侄,都死在張五俠手下。常言道人命關天,如何善後,要請張五俠的示下。”他說話似乎辭意謙抑,其實咄咄逼人,為人顯是比圓業厲害得多。

張翠山冷笑道:“龍門鏢局中的命案是何人所為,小可也正大感奇怪。大師一口咬定是小可下的毒手,可是大師親眼所見麽?”圓音叫道:“慧風,你來跟張五俠對質。”

樹叢後走出四名黃衣僧人,正是適才在鏢局中給張翠山一招“不”字訣擊倒的四僧。那法名慧風的僧人躬身道:“啟稟師伯,龍門鏢局數十口性命,還有慧通、慧光兩位師弟,都是……這姓張的惡賊下的手。”圓音道:“你們可是親眼所見?”慧風道:“確是親眼所見,若不是弟子等四人逃得快,也都已死在這惡賊的手下。”圓音道:“佛門弟子可不能打誑,此事關連我少林和武當兩大門派,你千萬胡說不得。”慧風雙膝跪地,合十說道:“我佛在上,弟子慧風所雲,實是真情,決不敢欺蒙師伯。”圓音道:“你將眼見的情景,一一說來。”張翠山聽到這裏,從墻頭上飄身而下。

圓業只道張翠山要加害慧風,揮動禪杖疾向他頭頸間掃去。張翠山頭一低,搶步上前,已轉到了慧風身後。圓業一擊不中,按著這伏魔杖的招數,本當帶轉禪杖,回擊張翠山的肩頭,但他此時已站在慧風身後,禪杖若是回轉,勢須先擊到慧風,一驚之下,硬生生的收住禪杖,喝道:“你待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