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王道心 第四章 伏魔(第2/6頁)

一切是如此簡單,卻也如此美麗,但從前的他從沒有留心這些東西。此刻他不禁又想起經常規勸自己收手的婁妃,感到心中一陣刺痛。

「我聽說……」他忽然開口:「那天王守仁也是這樣乘著漁船逃命的啊。身邊也只得幾個人。」

「對的。」李君元點點頭。「所以你不必心灰。將來有一天,你也會回來打敗他。」

朱宸濠坐起來,喝下衛兵遞來的水,抹了抹嘴,然後輕輕笑了笑。

「在這樣的時候,還有人這麽相信自己,真好啊。」他又逐一看著那五個「鐵山兵」:「還有你們。我要記住你們每個人的名字。告訴我。」

可是已經沒有這機會了。

船夫搖櫓的雙手停下來。因為已經無路再進。

在蘆葦之問,有五條船成半月狀陣勢,擋在漁船前方。

其中一個最機警的「鐵山兵」,伸手抄起放在腳邊的兵器,蘆葦之間隨即響起破風銳音,一支勁箭神準釘入他肩膊,那「鐵山兵」悲叫在甲板上摔倒。

此刻朱宸濠極度激動,所有的悲憤瞬間爆發。他推開欲掩護自己的李君元,大叫一聲就從船邊躍入水裏。

——本王寧死也不受辱!

可是他很快又站了起來。這段水道其實甚淺,只及他的胸口。

朱宸濠沮喪無比地站在水中,看著那五條義軍的遊擊快船緩緩接近過來。船上士兵半數都提著弓弩,箭口全對準著漁船。剛才發了一箭的虎玲蘭'又已在長弓上搭上另一支箭矢,這次瞄準著水裏那個壯碩的身影。

率領這遊擊船隊的萬安縣知縣王冕,在民兵之間走上前,細看水裏的人,然後笑了。

「就是他。我在南昌見過一次。」

眾遊擊兵聽了,都無言注視著這個投水自殺不成的可笑男人。

無數的死亡、破壞與分離;悲傷與遺憾;難困與犧牲……全都因為這個男人,想滿足一己的皇帝夢。

夢至此,煙消雲散。

寧王軍遭火攻瓦解後,義軍全力進擊,擒殺湖上的叛逆敗兵,並陸路將樵舍岸上營寨攻占,沒有受到任何有力抵抗。

除朱宸濠之外,寧王府叛亂的眾多首謀,包括寧王世子、李士實父子、劉養正、匪盜出身的將軍淩十一、偽監軍劉士I、占蔔術士李自然等人,全數一一落網;參與作亂的王室宗親朱栱拼,在火燒戰船時逃走而遭當場斬殺;另外偽兵部尚書王綸等數名王府要人,則已投湖自盡。

這最後一戰,王守仁雖然留守在大後方,但整整大半夭粒米未進,憂心地等待著戰報。直至前線傳回來確切的消息,已經將朱宸濠生擒之後,王守仁整個緊繃的身體才放松下來,閉起了雙目。

帥營內外的眾多參謀與甑士,無不振臂歡呼。有許多義軍民兵都是當地江西子弟,得知捷報後俱激動落淚,既慶幸能在這場戰爭中存活,也因寧王府在江西一地作惡多年,今日終於除此大害,深感痛快。

在場就唯有王守仁一人,沒有流露出一位得勝統帥應有的興奮威風,只是輕輕閉上眼坐著。那副終於放松下來的身軀,忽然好像比領軍時縮小了一圈,面容也像老了幾歲。

在他身旁的老軍師劉遜,笑著向王守仁拱手恭賀:「王都堂,此乃千古之功,名垂青史。恭喜了……」

說著時劉遜卻發覺王守仁全無反應,再仔細一看,才知道王守仁已然疲倦得坐在椅上睡著了。

鄱陽湖之上,許多戰船仍在熊熊燃燒,直至一日一夜後才完全熄滅;被殺或投水溺斃者無數,屍浮十數裏外。

根據義軍在日後點算上呈的捷報所列,此戰生擒賊首逾百名,俘獲叛軍將士六千一百余員,斬獲賊兵首級四千四百余頼,破毀敵船七百余艘。另繳得朱宸濠為稱帝預備的偽造璽印及各樣儀仗物品、大量金銀首飾和數以千計的兵器軍械。

此外在陷落的樵舍營地上,義軍發現一具身穿將軍戰服及貴重毛裘的無頭屍身,經過俘虜確認其身份,乃是叛軍偽上將商承羽。據賊兵供稱,另有偽將三名姚蓮舟、巫紀洪及錫曉巖,目前下落未明。

自朱宸濠六月十四日舉事開始,至七月二十六日被擒,這場叛亂只維持了四十二天;王守仁從七月十三日自吉安出兵,僅僅花了十四日即成功平亂,而所用的不過是一支臨時匆匆征募、十之七八俱為地方鄉鎮民勇的雜牌軍,卻結成此般堅銳之師,破敵如風,王守仁用兵之神妙迅速,曠古絕今。

——然而在一場偉大的勝利背後,眾多無名英雄付出的血汗和犧牲,後世人永遠不會知道。

就在平定戰局之後,王守仁才接到一個令他既驚訝又憂心的消息:

聖上禦駕親征,大軍正南下而來。

鄱陽湖大戰結束三天之後,「破門六劍」帶著一支百人的義軍民兵,前赴樵舍以東四十余裏處的廣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