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光與影 第三章 刺客·劍客(第2/4頁)

除此之外,王守仁也是滿腹計劃,包括上疏朝廷,在先前剿滅了匪盜的地方添設縣治。他想的是,在這些省界要沖,一天不建立完善吏治,平靖地方人心,將來還是再有盜賊冒起,剿之不絕。破心中之賊,方為根本。

王守仁在街道上的步履回復輕快。一想到還有這許多事情等著自己做,他並不感覺困擾焦慮,反倒是心裏燃起了熊熊火焰。大丈夫該當迎難而上,他等了這許多年才有機會一展抱負與才學,更無退縮逃避的理由。

五人走著,門口掛了燈籠的巡撫衙門已在前頭。

黃璇帶點孩子氣地回頭笑說:「終於回來啦。剛才真的累死了。我寧可聽先生講課。」

在衙門巡撫邸旁有座園圃,王守仁到任後每晚都在其中向門生講學或一起練習弓箭,從不懈惰。

「那是說我講學也很難聽嗎?」王守仁笑著反問。可其實回來了,他自己心裏也松了一口氣。

眾人魚貫進入了衙門。

◇◇◇◇

「必殺此人。」

黑夜裏的侯英志,心中反復冒起這個念頭。

過去每一次「工作」,侯英志都從未有如此強烈的情緒。每次都只是淡然地行事,對於誅殺的目標人物也毫無感覺——他心裏認為,在自己答應接下「工作」那一刻,這些人已經死了。他只不過將之變成事實而已。

可是這次卻很不一樣。

是因為目標太重要而緊張嗎?侯英志並不覺得緊張。雖然沒有行走過江湖,侯英志仍很明白,收取平日五倍的酬金,刺殺一個這樣的人物,要是失敗了將可能有極壞的後果。但他從來沒有想過會失敗。

蔡慶早就探查過,此人手下軍士雖眾多,除了一個是八卦門支系弟子出身之外,其余不足為患.,而他們也挑了一個最佳的時機:官軍剛凱旋而歸,人多繁雜,容易混入城街;眾將士出征而還,大都身心倶疲,警備低下,而且多已急不及待回家團聚……

八卦門支系弟子?侯英志心裏冷笑。

目標的相貌圖像,侯英志已牢牢記憶在心.,而此時刻他更已潛伏在對方的官邸之內。他想不到有什麽失敗的理由。

他在黑暗裏凝神,檢視自身。血氣與呼息通暢無礙。每一寸肌肉都高度協調。他正處在無懈可擊的狀態。」

「這人,死定了。」

那思緒又再湧上來。

侯英志不識什麽「陽明先生」。他只知對方乃是三品大官,聽說還很有才幹。他知道這些就夠了。能夠砍掉朝廷一片羽翼,發泄武當派滅亡之恨,侯英志求之不得;刺此大人物,他的劍也顯得更有價值——這就是當日為何他一口就答應蔡慶接下這買賣。

——可是我的心今夜為何會這樣?…….....

因為蔡慶沒有隨同來贛州城,只派了阿木接應嗎?侯英志心裏確有一絲納悶,但這種小事,仍不足以令他不安。

他的手指在「工具」的柄上微微握緊再放松,像要再一次確認其大小和重量,令,它更充分化為自己的身體的延長。

——而在那延長處的終端,就是死亡。

侯英志渴望,那釋放死亡的一刻快點到來。

他漸漸知道自己為何如此焦躁。那是一股莫名的預感:今夜會很特別。他無法分辨那預感告知他的是危險還是興奮。

侯英志是一個非常相信直覺的人:少年時拜入青城派是受直覺驅使,感到自己要靠劍出人頭地;青城派覆滅後轉投武當也是憑直覺的本能。此後他在領悟「雌雄龍虎劍譜」之時,在「遇真宮」大戰裏隨著葉辰淵沖殺;最後決定把姚蓮舟救走……無一不如是。結果也證實他每次都對。

而如今被這不安的預感困惑,侯英志的心有點動搖。

——難道要走到這裏才退嗎?

於是心裏又響起另一把聲音。

「沒事的。你不是那麽容易死掉的人。幹下去。就看看這預感揭開來到底是甚麽。」

「必殺此人。」

侯英志重新穩住了心神,並且收斂了殺氣,靜靜在黑暗中等待。

◇◇◇◇

進了衙門後面的府邸,兩名護衛先行告退,孟七河與黃璇則繼續陪著王守仁回去寢室。

三人走到一個小花園旁的廊道間。天空雖是漆黑,但氣息甚是清朗,王守仁深深睥一口,只覺酒氣散去不少。

「這麽好的天氣,浪費了。」他向黃璇說:「召集同門,明夜過來射圃。很久沒有好好講一課。」

黃璇聽了露出期待的神色,點頭答應。孟七河貼身隨王大人辦事,深知他主理巡撫要務,日理萬機,晚上竟仍有精力熱誠教導弟子,心中對王大人更加佩服。

此時另一盞燈籠從後出現。孟七河警覺地回頭一看,辨出來是王大人另一個門生劉晟——他們在當日廬陵之戰時就認識,自然一眼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