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山·火·海 第五章 最強(第2/4頁)

就在門派面臨破敗邊緣之際,武當武道卻達到這前所未見的高峰,這無疑是絕大的諷刺。

葉辰淵假如知道姚蓮舟的劍技有此變化,自己卻無法親睹,必然非常遺憾。但當然,他沒有這樣的余暇。

葉辰淵的雙劍,在另一邊也突破了自身的極限。透過不斷堆棧的屍體,他漸漸將近年修得的青城派「雌雄龍虎劍法」秘技融入本身的武當劍術裏。雖然不是最好的時機,葉辰淵仍難掩蓋心底的亢奮。

——感謝你,何自聖。把這麽好的東西留給我。

死傷在「坎離水火劍」下的士兵要比在姚蓮舟單背劍下的較少,只因葉辰淵一直壓抑著揮劍的力量。在戰場上全力發揮劍技雖然是甚大的誘惑,但葉辰淵同時很清醒:自身的武技固然仍處於全盛期,但四十六歲的身體早過了體力高峰,而眼前還有成千上百的敵人。何況即使他將劍速發揮至最高,這些士兵的尋常肉眼根本來不及看見,葉辰淵只要發揮大約六、七成的勁力和速度,士卒在劍鋒前仍是避無可避。因此葉辰淵沖殺時一直保持著平穩的步調。這卻令禁軍士兵更為驚懼——因為他們更清楚看見這個黑衣死神的來臨。

守在葉辰淵右側的「兵鴉道」劍士唐諒,同樣是使雙劍的,一向都有接受葉辰淵指導。這時他在殺敵間瞥見葉副掌門的劍法,發現其中有的用劍方法前所未見,似乎是武當劍道中所無,心裏頗是疑惑。

另一邊的文兆雖然使單劍,但也察覺了這一點。文兆同時也發現,在他身後一眾黑衣

同門裏,運使著一長一短雙劍、剛晉升「兵鴉道」的那個侯英志,劍法路數竟與葉副掌門這些新劍技有共通之處。

——難道……與青城派有關……?

但現在不是問這種事情的時候。文兆與唐諒繼綃專心保護著葉辰淵兩側,三人五劍帶來接連的死亡。

侯英志與其他二十一名「兵鴉道」同門,一直緊隨著葉辰淵等三人,在戰場上縱橫殺戮。侯英志已經忘記自己擊斃了多少個敵人,只知已到雙位數目。其間他還兩次在危急中援助身邊的前輩,擋住斜裏刺來的兵刃。至今葉辰淵所率這隊人馬仍未折損一個。侯英志身為其中一員,甚感自豪。

——說不定……真的能夠就此打贏……

然而侯英志的人生裏每次出現新希望時,挫折總是隨之來臨:當他看著燕小六成為青城「道傳弟子」時,心裏自信年紀相若的自己也快將緊隨,然而青城派隨即被消滅;躊躇滿志地拜入武當山門不久,卻遭到掌門姚蓮舟的忽視;好不容易得到「雌雄龍虎劍譜」,與葉辰淵秘密苦練下武藝大進,成為「兵鴉道」級數的精英劍士,武當派卻馬上陷入如此深重的危機……

這次也不例外。就在侯英志感到戰況對武當派有利之時,變化就來臨了。

——雖然,這是遲早都要發生的事情。

銃音。

正在戰場上把感官提升至最高的侯英志,似乎像有預感一樣,在火銃發射的爆音傳出之前,他已縮小著身體半蹲,躲在旁邊一名敵兵的陰影下。

神機手銃連射聲中,許多人中彈倒下。有武當派的,但更多是禁軍士兵。

被射擊波及的神機兵發出夾雜憤怒與震驚的咒罵:「是誰放銃?」「哪個混蛋下令的?」「這裏全是自己人……」

武當戰隊畢竟沖進了密集的敵叢裏,四周都是禁軍人墻,這陣從外圍而來的銃射,只_中兩個武當人,一個腹部中彈無法動彈,另一人左臂血流如注;其余被火銃射中的十九人倶是禁軍兵卒,他們等於成了武當的擋箭牌,死傷於己方火器之下。

武當眾人受到銃擊,也都壓低了身姿,唯有失去聽力的姚蓮舟,仍然挺立在戰場上。桂丹雷見了急忙跑上前,舉起大盾掩護掌門。

第二輪銃射又響起來,仍然是完全不顧戰友生死的射擊,這次只有一個武當弟子中彈氣絕,另外卻有二十二個禁軍在銃聲裏倒下來。

那被擊斃的弟子,正是楊真如率領的長槍手之一,中彈時就在陳岱秀身後不足十尺處。陳岱秀回頭見了,不禁皺眉。

這樣的銃擊之下,武當弟子中彈者很稀少,相反禁軍犧牲卻甚大。但即使如此,陳代山秀深知這轉變對武當極為不利:武當派全體只余一百二十人左右,就算每次銃擊以一、兩個弟子換得十多二十名敵兵死傷,整體戰力的損失將極不化算,當武當的人數減少到一個程度後,更會演變成陣勢殘缺而無法再戰;相反以禁軍的兵員數目,仍吃得下這樣的傷亡。

還有一點:如此不分敵我地施展銃擊,戰場中央的人數將漸漸稀落,其時武當門人中彈的危險就會大增…….

——對方有個厲害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