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夜戰廬陵 第二章 陽明先生(第3/10頁)

荊裂瞧瞧那廣場四周,嘆息著又說:「即使如此,毒藥還是會吸進土裏,恐怕再過一年半載都未必完全化去。得把這地方圍起來,嚴禁人畜接近。」

王守仁這就吩咐縣民去照辦,更叮囑他們要用粗布包裹雙手及口鼻,以策安全。

這時荊裂繞過那廣場有毒之地,回到先前激戰過的飯館,取回遺在內裏的兵器。一個波龍術王弟子的屍身躺在飯桌上,荊裂從死者身上拔出鴛鴦鉞鏢刀,用那屍體穿著的五色衣袍抹拭血漬。

王守仁在門生和幾個縣民陪同下跟隨進來。他看見那些打扮奇怪的屍體,不禁搖搖頭:「殺敵逃生,竟要用上這樣毒辣的手段,而且遺禍如此之巨,這些人顯然並非一般山賊馬匪。到底是什麽人呢?」

「我也想知道。」荊裂聳了聳肩:「我們不過比你早到一、兩個時辰而已,什麽都不清楚,已經跟他們打起來了。我只知道他們自稱是武當派,什麽波龍術王座下弟子。」

「波龍術王」四字一出口,旁邊幾名縣民都身子僵直,惶恐地瞪著眼睛。

王守仁和荊裂都留意到這表情變化,縣民對這波龍術王似乎懷有極強烈的恐懼,知道事不尋常。尤其是荊裂,想起早前從城裏各處冒出來那群有如活死屍的瘋人,就更覺事情非常詭異。

「你們在幹什麽?」這時外頭有人大聲呼喝:「何以這許多人走出來聚集?造反嗎?」

只見遠遠一個胖子排開人群出現,身邊前後帶著十來個保甲與刀筆吏,不耐煩地叱喝著,縣民都低頭避開。

這胖子正是廬陵當任縣令徐洪德,此刻雖然未穿官服,眾人只聽那大嗓子就認得。

徐洪德左右瞧著縣民,不住斥罵:「這般多人無故聚起來生事,知否本官可治你們一條聚眾作亂之罪?……」他說著走到最前頭,赫見廣場上的大堆死屍,一時說不出話來。

站在旁邊的童靜不屑冷笑一聲:「呸,什麽官,之前賊人入城,卻不見你出頭。」

這話傳到了徐洪德耳裏,他怒然一瞪童大小姐,只見她面目甚生,看打扮是個外地來的旅人,腰上更帶著長劍,一時不確定她底細,也就未敢發作。

徐洪德仔細瞧瞧那些屍體,看見大半都是穿著五色袍的波龍術王弟子,驚得退了幾步,要由保甲扶住。

「這……這……這是誰幹的……」他說著再次瞧向童靜,還有她身邊的虎玲蘭、練飛虹與燕橫,只見一個個都是古怪的江湖人打扮,更肆無忌憚地帶著各種兇厲兵刃。

——這……糟糕了……大禍臨頭了……

王守仁帶著門生來到徐洪德跟前。徐洪德正疑惑是什麽人,身邊一名保甲已經認出他來,急忙稟告。

「徐大人好。」王守仁拱手行禮。他官階雖遠高過這徐縣令,但語氣並無半點倨傲。施禮之際,王守仁眼睛不忘仔細打量對方。

徐洪德慌忙也敘禮。王守仁號稱「陽明先生」,乃是當代大儒,自從龍場悟道並復出後,積極各處開壇講授心性之學,學生頗眾,已是甚有名氣;他在官場上升遷又是甚速,徐洪德哪裏沒聽過這大名?

王守仁升任正四品少卿之職,徐洪德不過七品縣令一名,行禮時彎腰低得幾乎讓頭碰地。王守仁輕輕扶住,徐洪德卻還是不敢直視。

——這等大人物竟突然在自己的轄地裏出現,徐洪德甚是惶恐,心裏想:難道有人在上面參我一本,因此特地派這王陽明來尋我的過失?

王守仁為官已久,一看徐洪德臉色就知曉他想什麽,於是淡然解釋:「我此行乃是赴南京就任,不過順道來訪,看望一下從前的舊識而已。」他雖已晉升南京大官,但終非這廬陵縣令的直轄上級,說話仍是保持客氣。

「難得王大人到本縣作客,不巧卻遇上土匪到來生事殺人,真是失禮……」徐洪德一邊說,眼睛一邊在轉,心裏想著如何將此事搪塞過去:「唉,王大人有所不知,廬陵一帶近來又鬧疫病,農田歉收,因此越來越多不法之徒聚眾為賊……」

「農田歉收,你倒吃得很胖。」童靜在一邊再次揶揄說:「你這身衣服質料很上乘啊。還有腰間這塊玉佩也不小。」

「大膽!」徐洪德手下一名文吏怒斥:「看你等打扮,也不是良民,竟敢對縣大人無禮?」

「他們……」王守仁想了一想:「……是我朋友。」

童靜與王守仁素不相識,王守仁卻一開口就自認是朋友,平日若是有人如此攀關系,童靜必然不悅;但這時她看看王守仁,卻沒有感到不高興,反而隱隱覺得,被這位先生認作朋友,也是不賴的事。

那文吏一聽噤聲。徐洪德則不知道該說什麽,只是尷尬在笑。

童靜說這些事情,王守仁早已察覺,只是沒說破而已。王守仁相貌儀表普通,樣子瘦瘦像個耕田農漢一般,常被人低估他的敏銳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