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震關中 第七章 麟門客棧(第3/10頁)

他拿起手上一個長布包,一拉繩索解開活結,那布包褪下少許,露出了一個造形古典的劍柄和蓮花形狀的圓護手。

『注②:棍尾豎地時,棍頭相等於使用者眼眉高度,即「齊眉棍」,故一般皆為五尺左右長度。』

「本門信物,『龍棘劍』。」一說完,也就把布包拉回去。

眾人只看了一眼,未及看真。就算看真了,這裏的人都未見過「雌雄龍虎劍」,也是無從判斷。可是他們見這劍柄,絕對不似凡器,心裏已經相信了幾分。

「果真是青城派寶物。」那秘宗門的老拳師韓天豹馬上拱拳說。他其實也沒見過青城寶劍,哪裏分得出來?只是弟子無禮在先,他便搶先說話打個圓場:「就算不看劍,只看氣度修養,就肯定燕少俠是名門之後。何況天下間,有誰鬥膽冒認『巴蜀無雙』的青城劍士?」他瞧著燕橫的眼神甚誠摯,加上又對青城派如此推許,燕橫很是感激,馬上拱手回禮。

只見那宴桌之上,早擺開了十幾碟菜肴和小吃,肉泡饃、臘汁肉、灌湯包子、涼皮等,都是關中一帶有名的吃食。燕橫早就餓了,但在這情景下,又不敢起筷。

顏清桐又再介紹席上的人。有兩個也是秘宗門的,但分別來自山西和河南的支系。他們另外又帶來了十幾個門人,正坐在鄰桌。

「這位……」顏清桐朝向宴桌另一邊:「則是南直隸徽州府,八卦門總館來的尹英川前輩。」

燕橫又向那邊行禮。只見那尹英川個子不高,尤其頭臉的比例格外細小,長相有如瘦皮猴,但肩膊特別發達,背項微微隆起。看樣子五十來歲年紀,面貌甚醜,奇怪的是兩道眉毛,只有左邊一道變白了,左右眉一黑一白,短小而粗濃,半掩著一雙精光四射的眼睛。他身後有個年輕弟子替他拿著兵刃:一柄超巨形的八卦單刀,連柄五尺全長,怕不有七、八斤重,刀身大得比虎玲蘭的野太刀還要誇張。那弟子也無法長時間把刀抱在手,只把刀鞘尾豎到地上,用雙手扶著。

尹英川是當今八卦門掌門人尹英峰的親弟,徽州八卦門總本館的名宿,名噪江皖一帶,尤以使這八卦巨刀見稱,外號「水中斬月」——旁人常無法想象,他這麽一個瘦猴,怎使得動這樣的刀?

尹英川這次從總館帶來及從各地分支召集來的八卦門人,共計三十二名,在諸門派裏最多。八卦門錦衣衛士杜焱風,在禦前被武當派拳士擊敗這消息,早已從京城傳往四面八方,八卦門急欲挽回本派名聲,故這次最是積極。

顏清桐接著又向燕橫介紹坐在鄰桌的一些心意門的同門,都是來自河南省的支系分館。

荊裂在旁邊的桌子,一邊吃喝,一邊聽著顏清桐介紹眾門派的客人。荊裂同時仔細地觀察這三大門派的門人有何分別。

果然,一如戴魁和李文瓊,場中的心意門人,一個個顯得姿態穩重,舉手投足皆像蘊藏著三分余力,不輕易爆發,盡顯了本派的武功路數。

而秘宗門人,如韓天豹和董三橋,則剛好相反,身姿步履輕快,就算坐著也予人隨時起動的感覺,說話時比較急,眼珠子轉動也快。相傳秘宗門最初原名「猊猔」或「猊宗」,屬猴拳一路武學,後來不斷發展,吸收了許多北方武術菁華,講究離身遊鬥,步法迅捷,拳打四面八方。這些特質都充分顯示在秘宗門人的舉止上。

至於八卦門人,姿態則似介乎前兩者之間。但荊裂特別留意到:幾個八卦門人離桌步行時,足底著地有種奇特的方式,好像每一步都準備隨時轉方向。八卦門步法獨步天下,這幾個人也是練到了骨子裏。

顏清桐介紹完三大門派的好手,又說:「燕少俠,別以為就只我們『三門』的人聚在西安呀。」他指一指那和尚。「這一位正是少林寺下山遠來的圓性大師,寺內年輕一輩武僧中的高手,代表少林寺來,與我們各派共商大計,主持武林公道!」

燕橫聽見很是訝異——怎也想不到這個只管在吃飯的邋遢和尚,就是少林來的武僧。

荊裂也聽到了,卻不顯得意外——能夠坐到這筵席上的和尚,除了少室山來的,還有誰?

那圓性和尚卻對顏清桐的介紹不瞅不睬,還是自顧自在吃飯,令顏清桐很是尷尬。燕橫看見圓性不理會自己,並沒有覺得不好意思,反而覺得他吃飯的樣子很有趣,強忍著不笑出來。

顏清桐等人最初也都不大相信,這麽一個不修邊幅的年輕僧人,會是少林寺來的代表,還道他是不知打哪兒來騙飯吃的野和尚;但圓性身上帶著的度牒卻不假,明明白白寫著是「少室山少林寺傳度寶牒」,又看他身高體壯,步履間確有武者之姿。

更重要的是,他吃飯時一掠起僧袍的衣袖,就看見左右兩條肌肉結實的前臂,內側處各有一個清清楚楚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