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震關中 第三章 見性館(第3/4頁)

男人看也沒看那劍柄,只是伸出一只左手,輕輕地擺成印掌狀。

意思非常明顯。

徒手對華山劍。

即使只是木劍,也是瘋子的行為。

「很不幸,這『見性館』過去曾經死過三個人。」陳泰奎目中殺意大盛。「你是第四個。留個名字,至少知道屍首要送哪兒。」

「你好好記著這一天。」那男人沒回答他,只是說:「跟我交手,是你一生最大的榮幸。」

陳泰奎的目光收緊,激射出戰意。

可是出劍前,他叱喝了兩聲——攻擊前要用呼喝來激發自己的氣勢,對他來說還是首次。

那叫聲發自丹田,催起了陳泰奎身體的內氣。華山派兼修內丹道術與劍法,講求「以氣禦劍」,這技法正是華山劍道的精髓。

陳泰奎一出劍,就用上了自己最得意的「元亨劍法」裏,最得意的一式「遊龍擊浪」,挽劍的手腕一挫復一揚,包著皮革的木劍尖從腹部低處而起,直射向那男人心窩——

結果是:無人看見那劍尖是如何刺失的,而只見那男人不知何時搶入了近距離,那只左手輕輕托住了陳泰奎握劍手掌的腕底。有如魔法一樣,陳泰奎的右臂被那手掌帶引下關節折屈,劍尖倒轉,已然抵在陳泰奎自己的咽喉上。乍看就好像他在拿著劍自盡一樣。

陳泰奎慌忙掙紮,想把木劍揮出去,那男人卻先一步把左腳往內一踢,腳內側掃在陳泰奎右膝後面,陳泰奎關節發軟,全身向前俯跪下來。

陳泰奎跪下時,上身還是那個回劍自刺的姿勢,木劍的柄端撞落在木板地上,劍尖猛頂著他的喉嚨。陳泰奎發出像哽咽的啞叫。

男人的左手同時在空中向上劃個半弧,一掌拍印在陳泰奎的後腦。

可怕的聲音。

木劍在陳泰奎的喉頭和地板夾壓之下,從中斷裂。

斷氣的陳泰奎,身體緩緩地往旁倒下,至死仍保持著那個蜷曲跪地的姿勢。

坐在最後頭的駱泰奇,目眥欲裂。

「這樣不是比試!」他悲怒地瞪著那男人。

那男人沒看他,而是俯視陳泰奎的屍體。

「剛才說要殺人的是他。」男人仍然以好聽的聲音說:「既然他要的是生死決鬥,我接受了。」

駱泰奇知道,自己此刻應該做的事情,是馬上提起木劍,站起來。

可是他做不到。

陳泰奎是華山派最高級別的「道傳弟子」之一。雖只有一年,但毫無疑問是派內的精英。

卻死在對方一只手掌上。

恐怖感溢滿駱泰奇全身。他連伸手去摸放在身邊地上的木劍都不敢。

不久前他對王士心的鄙視,如今原原本本地應在他自己身上。

「我早說過,別浪費時間。」男人這時看著駱泰奇。「帶路吧。」

「見性館」裏其他人,此際才發出此起彼落的呼叫。負責打點館裏雜務的三個小道士,首先奪門而出,也有幾個原本等著考試的人奔了出去。其他的人驚異地凝視著這個男人。

超乎他們想象極限的存在。

男人回頭,看一眼王士心和其他人。那目光裏沒有感情,也沒有殺意。但他們的眼睛一接觸上,就感到既危險又好奇。

——就如原始人,第一次看見火一樣。

「你們如果沒有其他事情要幹,就跟著一起來。」男人淡淡說:「我上華山,正要一些不相幹的人作見證。」他似乎想了一想,又像自言自語地說:「不過其實沒有也不打緊。」

王士心第一個重重點頭。

他那顆不久前冷卻掉的心,此刻仿佛著了火,感到全身血氣正在翻滾。他決心,死也要跟著去看。

其他的人想法也一如王士心:他們隱隱感覺到,要是現在拒絕了這機會,將會錯過一次別人一生也不可能擁有的經歷。他們一個個緊張而興奮地點頭。

能夠把四周的人都燃燒起來——這個男人就是具有如此的能量。

駱泰奇這時才終於站起來。他忽然想起了近年武林的傳聞——雖然長處山中,華山派還是知道這些轟動的消息……

他的目光,落在那男人的白袍上。

左胸襟處,一個用黑色絲線繡成的圖案。圓形的圖案,黑白陰陽相交。

這個圖案,在山上修道的駱泰奇,每天都會看見。

但從來沒有像此刻看見時這般震撼。

太極雙魚圖。

大道陣劍堂講義·其之十三

武林「九大門派」列表(中):

◇華山派◇

由全真道祖師王重陽之弟子、「北七真」之一「廣寧子」郝大通於金朝時入山創派,至今已逾三百年歷史。創派之初已有傳習道家劍術,經過數十代的傳承和研究,創編出華山劍法劍陣共四十八套,為當今最悠久而淵博的劍術名家,因此在武林上有「劍宗」的稱號,並有著名武諺雲:「拳出少林,劍歸華山」,可證其不二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