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4/11頁)

何鐵手見局勢已定,笑道:“袁相公,明日我在宣武門外大樹下等你!”說著攜了何紅藥的手,轉身而出。

崇禎叫道:“你……你……”他想酬謝護駕之功,何鐵手哪裏理會,徑自出宮去了。

崇禎回過頭來,見女兒身上濺滿了鮮血,卻笑吟吟的望著袁承志,這才驚魂略定,坐回椅中,問阿九道:“他是誰?功勞不小,朕……朕必有重賞。”他料想袁承志必定會跪下磕頭,哪知袁承志昂然不理。阿九扯扯他的衣裾,低聲道:“快謝恩!”

袁承志望著崇禎,想起父親舍命衛國,立下大功,卻被這皇帝淩遲而死,心中悲憤痛恨之極,細看這殺父仇人時,只見他兩邊臉頰都凹陷進去,須邊已有不少白發,眼中滿是紅絲,神色甚是憔悴。此時奪位的奸謀已然平定,首惡已除,但崇禎臉上只是顯得煩躁不安,殊無歡愉之色。袁承志心想:“他做皇帝只是受罪,心裏一點也不快活!”

崇禎卻哪裏知道袁承志心中這許多念頭,溫言道:“你叫甚麽名字?在哪裏當差?”他見袁承志穿著太監服色,還道他是一名小監。

袁承志定了定神,凜然道:“我姓袁,是故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之子!”崇禎一呆,似乎沒聽清楚他的話,問道:“甚麽?”袁承志道:“先父有大功於國,卻被皇上處死。”崇禎默然半晌,嘆道:“現今我也頗為後悔了。”隔了片刻道:“你要甚麽賞賜?”

阿九大喜,輕輕扯一扯袁承志的衣裾,示意要他乘機向皇上求為駙馬。

袁承志憤然道:“我是為了國家而救你,要甚麽賞賜?嗯,是了,皇上既已後悔,求皇上下詔,洗雪先父的大冤。”

崇禎性子剛愎,要他公然認錯,可比甚麽都難,聽了這話,沉吟不語。

這時曹化淳又進來恭問聖安,奏稱所有叛逆已全部處斬,已派人去捉拿逆首誠王的家屬。崇禎點點頭道:“好,究竟是你忠心。”

曹化淳見了袁承志,心中鶻突:“這人明明是滿清九王的使者,怎地反來壞我大事?”

袁承志待要揭穿曹化淳的逆謀,轉念一想,闖王義軍日內就到京師,任由這奸惡小人在宮中當權,對義軍正是大吉大利,當下也不理會皇帝,向阿九道:“這劍還給我吧。我要去了!”

阿九大急,顧不得父皇與曹化淳都在身邊,沖口而出道:“你幾時再來瞧我?”袁承志道:“殿下保重。”伸出手要去拿劍。阿九手一縮,道:“這劍暫且放在我這裏,下次見面再還你。”說著凝視著袁承志的臉,眼光中的含意甚是明顯:“你要早些來,我日日夜夜在盼望著。”

袁承志見崇禎與曹化淳都臉露詫異之色,不便多說,點了點頭,轉身出去。

阿九追到殿門之外,低聲道:“你放心,我永不負你。”袁承志心想眼下不是解釋之時,也非細談之地,說道:“天下將有大變,身居深宮,不如遠涉江湖,你要記得我這句話。”他知闖王即將進京,兵荒馬亂之際,皇宮實是最危險的地方,是以要她出宮避禍。

哪知阿九深情款款,會錯了他的意思,低下了頭,柔聲道:“不錯,我寧願隨你在江湖上四處為家,遠勝在宮裏享福。你下次來時,咱們……咱們仔細商量吧!”

袁承志輕嘆一聲,不再多說,揮手道別,越墻出宮。只見到處火把照耀,號令傳呼,正在大捕逆黨從屬。

他掛念青青,急奔回到正條子胡同,見青青、焦宛兒、羅立如三人已安然回來,這才放心。他一晚勞頓,回房倒頭便睡。

醒來時已是巳牌時分,出得廳來,見水雲、閔子華率領著十六名仙都弟子在廳上相候。原來他們得悉袁承志府上遭五毒教偷襲,是以過來相助。袁承志道了勞,告知黃木道人多半尚在人間。仙都眾人大喜。

袁承志請他們在宅中守護著傷者,徑出宣武門來,行不多時,遠遠望見何鐵手站在樹下。

她笑盈盈的迎上來,說道:“袁相公,我昨晚玉成你的美事,夠不夠朋友?”袁承志道:“昨晚形勢極是危急,幸得何教主仗義相助,這才沒鬧成大亂子。兄弟實是感激不盡。”

何鐵手笑道:“袁相公真是艷福不淺,有這樣一位花容月貌的公主垂青相愛,將來封了駙馬爺,還認得我們這種江湖朋友麽?”袁承志正色道:“何教主別開玩笑。”何鐵手笑道:“啊喲,還賴哩!她這樣含情脈脈的望著你,誰瞧不出來呢?再說,你要是不愛她,怎會把金蛇劍給她?又這麽拚命的去救她父皇?”袁承志道:“那是為了國家大義。”

何鐵手抿嘴笑道:“是啊,跟人家同床合被,你憐我愛,那也是為了國家大義。嘻嘻!”袁承志登時滿臉通紅,手足失措,道:“甚……甚麽?你怎麽……”何鐵手笑道:“公主被子裏明明藏著一人,我們這些江湖上混的人,難道會瞎了眼麽?嘻嘻,我正想抖了出來,幸好眼睛一晃,見到袁相公的肖像。這個交情,豈可不放?”袁承志心想原來是那幅肖像沒收好,以致給她瞧了出來;轉念之間,又暗叫慚愧,若不是那幅肖像,何鐵手揭開被來,那是更加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