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揮椎師博浪 毀炮挫哥舒(第3/11頁)

姓侯的道:“盟主你說怎麽辦?”袁承志道:“闖王義舉,天下豪傑自然聞風齊起。小弟立即發出訊去。咱們七省好漢,轟轟烈烈的大幹一場!”六人談得慷慨激昂,眉飛色舞。

李巖道:“官軍腐敗已極,義兵一到,那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只是眼前卻有一個難題。”袁承志道:“甚麽?”李巖道:“剛才接到急報,說有十尊西洋的紅夷大炮,要運到潼關去給孫傳庭。孫老兒大敗之余,士無鬥志,已然不足為患。只不過紅夷大炮威力非同小可,一炮轟將出來,立時殺傷數百人,倒是一件隱憂。”

袁承志道:“這十尊大炮小弟在道上見過,確是神態可畏,想來威力非常,難道不是運去山海關打滿清的麽?”李巖道:“這些大炮萬裏迢迢的運來,聽說本是要去山海關防備清兵的。但闖王節節得勝,朝廷便改變了主意,十尊大炮已折而南下,首途赴潼關去了。”

袁承志皺眉道:“皇帝防範百姓,重於抵禦外敵。大哥,你說怎麽辦?”李巖道:“大炮一到潼關,咱們攻關之時,勢必以血肉之軀抵擋火炮利器,雖然不一定落敗,但損折必多……”袁承志道:“因此咱們要先在半路上截他下來。”

李巖拊掌大喜,說道:“這可要偏勞兄弟,立此大功。”袁承志沉吟道:“洋兵火器很是厲害,兄弟已見識了一些,要奪大炮,須得另出計謀,能否成事,實在難說。不過這件事有關天下氣運,小弟必當盡力而為,若能仰仗闖王神威,一舉成功,那是萬民之福。”

眾人又談了一會軍旅之事,袁承志問起李巖的夫人。李巖道:“她在河南,平時也常常說起你。”安大娘插口道:“李將軍的夫人真是女中英豪。喂,孩子,你有了意中人嗎?”袁承志想起青青,臉上一紅,微笑不答。安大娘嘆道:“似你這般的人才,不知誰家姑娘有福氣,唉!”忽然想起了小慧:“小慧跟他小時是患難舊侶。他如能做我女婿,小慧真是終身有托。但她偏偏和那傻裏傻氣的崔希敏好,那也叫做各有各的緣法了。”

劉、田、侯三人聽他們談到私事,插不進口去,就站起來告辭。姓侯的侯飛文道:“盟主,明兒一早,我帶領手下兄弟前來聽令。”袁承志道:“好!”三人辭了出去。

李巖與袁承志剪燭長談天下大勢,越說越是情投意合。袁承志於國事興衰,世局變幻,所知甚是膚淺,聽著李巖的談論,每一句話都令他有茅塞頓開之感。直到東方大白,金雞三唱,兩人興猶未已。回顧安大娘,只見她以手支頭,兀自瞧著躺在地下的丈夫默默出神。

李巖低聲叫道:“安大娘!”安大娘擡起了頭。李巖道:“這人怎麽處置?”安大娘心亂如麻,搖頭不答。李巖知她難以決斷,也就不再理會,對袁承志道:“兄弟,你我就此別過。”袁承志道:“我送大哥一程。”

兩人和安大娘別過,攜手出屋,並肩而行。李巖的從人遠遠跟隨在後。兩人一路說話,走出了七八裏路。李巖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兄弟,你回去吧。”袁承志和他意氣相投,戀戀不舍。李巖道:“兄弟,闖王大事告成之後,我和你隱居山林,飲酒為樂,今後的日子長著呢。”袁承志喜道:“若能如此,實慰生平之願。”當下二人灑淚而別。

袁承志眼望義兄上馬絕塵而去,這才回歸客店。只見侯飛文已帶了數十名精壯漢子在店中等候,把大廳和幾個院子都擠得滿滿的。青青、啞巴、洪勝海等人卻已不見。阿九和一眾從人見了這許多粗豪大漢,竟然不動聲色,耽在房中,並不出來。袁承志對侯飛文道:“侯大哥,你帶領幾位弟兄向南查探,看那隊西洋兵帶的大炮是向北來呢,還是折向南方。查明之後,請趕速回報。”侯飛文聽了,挑了三名同伴,上馬出店而去。

侯飛文剛走,沙天廣和程青竹兩人奔進店來,見了袁承志,喜道:“啊,袁相公回來了。”袁承志未及答話,又見青青、啞巴、洪勝海闖進廳來。青青一頭秀發被風吹得散亂,臉頰暈紅,見了袁承志,不由得喜上眉梢,道:“怎麽這時候才回來?”袁承志才知大家不放心,分頭出去接應自己,當下說了昨晚之事。

青青低下了頭,一語不發。袁承志見她神色不對,把她拉在一旁,輕聲道:“是我教你擔心了。”青青一扭身子,別開了頭。袁承志知她生氣,搭訕道:“可惜你沒有見到我那位李大哥。青弟,他也算是你哥哥啊。”青青雖是女子,但袁承志叫順了口,一直仍叫她青弟。青青道:“哥哥沒良心,要哥哥來做甚麽?”袁承志道:“真是對不起,下次一定不再讓你擔心啦。”青青道:“下次自有別人來給你擔心,要我擔心幹麽?”袁承志奇道:“咦,誰啊?”青青一頓足,回到自己房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