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古刹起營火(第2/2頁)

不過空智禪師既然指出這條明路,眾人自然無有不信,謙和禮讓一番之後,還是由幾名身強體壯的少林僧人先行進入,然後在裏面做接應,將傷員們轉移進去。

眾人在空智禪師協調之下,頗有秩序,一一進入了這條縫隙之中。只是太和真人因著身子肥碩些許,進入有些困難,加之沒了內功,就連稍微調整身形都做不到,一路哼哼唧唧,好不容易才進了縫隙,又是大喘粗氣。

徐方旭也跟著眾人進了密道,一路走去,感覺頗似晉人陶淵明所寫句子一般,真是“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眾人進入縫隙之後,稍微又走了一段時間,便來到了一處偌大的山腹空洞之中,頓覺輕松。

空智禪師指點著弟子,尋到了這洞窟中的幾處燈燭所在,用折子點燃了。洞中頓時光明大作,眾人仔細看去,之間此處乃是大山山腹之中,人工雕琢痕跡明顯,也不知前朝的前輩僧人們是怎樣花費苦功,一錘一鑿將此處開發出來。

仔細看去,四周墻壁之上還隱約雕刻著佛像和經文,都是尋常所見的那些,並無特殊,只是禪意融融,叫人身處其間,倍覺心安。

空智禪師向眾人介紹,此處便是南少林秘傳的密道洞天,乃是前朝僧人秘密開鑿,向來不見諸書籍,只在方丈和長老之間流傳。因為近年來國泰民安,此處也一直不曾使用,只有早年間留下的燈燭事物,和一口山體表面引來的活水池塘。

這處洞天乃是南少林為避劫數所挖掘,一應設施準備都是齊全,其間還備有許多幹果藥材,維持數百人十余日的生活倒還不成問題。眾人大難不死,劫後余生,也不會再挑剔什麽,自然十分滿意,一應地開始安排救治傷員。

直到此時,空智禪師才將先前在大雄寶殿的種種事情說出,告知眾人。眾人聽聞空戒方丈和空明大師圓寂,俱是傷心落淚,又是痛恨彌勒教行事囂張,竟敢在傳承數百年的南少林頭上動土,一時都是義憤填膺,又是相互討論,石室中一時嘈雜一片。

好在當時和尚們設計這洞天之時,一應的考慮都是十分周密詳細,似乎有數位建築上的大家共同參與。這石室四面墻壁之上雕刻的佛像經文,不單能助人清心,也起著吸收聲音,避免回音的效果;而洞天各處隱藏的氣孔,則都是呈曲折形狀,既能保證通風,又不會叫外界看見燈火亮光,自然不會暴露;至於眾人五谷輪回之所,則是修建在遠離眾人所在的一處小山洞之中,其下自有流水經過,倒也保證了洞天內的環境。

畢竟是為了避劫所修,一應準備自然是十分充分,眾人在這裏雖不能過得美滿如意,至少也能維持基本生活。

大概忙了半日,空智禪師才在一眾弟子的幫助下將眾人徹底安置穩妥,又是來到太和真人所在之處,與他商量破解身上奇毒的辦法。太和真人和徐方旭都是頗通醫術之人,加上這些日子來徐方旭總是為孫向景解答《九黎蠱經》上的為難,雖不曾親眼見過,多少對毒物有些理解,自然也是與幾位高人好生商議,尋一個穩妥萬全的法子出來。

眾人商議過程之中,才發現彌勒教所用的奇毒似乎是直接影響與五臟六腑,又不似尋常毒物,更像是食物間的相生相克一般,叫人緩慢中毒,難以察覺。

聯系之前抓出來的十幾名奸細,加上徐方旭對這種毒物性質的判斷,空智禪師一時無言,半天才說,先前空戒方丈突然患上心疼病,如今看來卻是與這毒物表現頗有相似,只怕是奸細將其混入了大雄寶殿的香燭之中,才叫日日在大雄寶殿講經說法的空戒方丈首當其沖,最先表現出了症狀。

眾人又是唏噓,倒也始終找到了祛毒的辦法。逝者已矣,望者不可追,眾人一時收起心中的哀痛,全力祛除體內毒素,只待盡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