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混亂(第2/2頁)

惠王已經下定決心,由此往東,沙國境內的一戶人家卻還在猶豫不決。

兩個兒子都應征參加龍軍了,家裏剩下老夫老妻、一個女兒、兩個兒媳婦和五個孫子孫女。

“怎麽辦?走還是不走啊?”老婆子已經嘮叨了一整天,還是沒從丈夫那裏得到回答。

老頭兒悶悶地蹲在地上,低頭沉思,對妻子的話聽而不聞。

“聽說前街的誰家昨晚被搶劫了,他家也是有人當兵,強盜打著金鵬堡的旗號,說是不讓兒子逃離龍軍,以後還要殺全家呢。”

“我知道。”老頭兒粗聲粗氣地回道。

全體龍軍都要南渡的消息早已傳開,這在整個逍遙引發了一次大分裂。

一部分人因此得出結論,龍軍不堪一擊,早晚將退到香積之國,再也無力重返西域,這時正是趁火打劫討好金鵬堡的最佳時機。

於是,從鄉村到都城,到處都有新興的盜匪出沒,橫行無忌,不管龍軍如何努力,各國還是有大量壯年男子躲過征兵,正是這些人臨時改行,成為盜匪的主力。

而那些敢與龍軍交往,或是家裏有男子應征當兵的,無不遭到劫掠與威脅。

可是正因為這個原因,許多受到驚擾的百姓決定追隨龍王南渡,有些人家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經遷徙,不遠千裏前往龍王許下的土地。

老頭兒之所以猶豫不決,因為他在沙國還有不少產業。

“那兩個笨蛋幹嘛要當兵?”老頭兒氣憤地說。

“那是他們願意嗎?”老婆子也氣憤了,“國王征發士兵,咱家倒黴攤上了,你又不肯出錢,說什麽龍王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很快就會逃跑,兒子自己能走回家,你以為他倆是看家狗嗎?”

老婆子越說越氣憤,老頭猛地站起身,大吼一聲,“行了,我這就去找丞相府的管家,求他幫忙……”

“丞相自身難保,管家管個屁用?”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怎麽辦?”

“反正兒子在哪,咱們全家就應該跟著去。”

“所以我說他倆是笨蛋,都這個時候了,還不當逃兵?”

兩人爭吵不休,十幾歲的女兒慌慌張張地跑進來,“不好了不好了,有人在咱家門上貼了這個。”

那是一張白紙,上面寫了四個大字,老兩口盯著看了半天,誰也不認字。

六七歲的小孫子跑過來,顯擺自己在學堂裏的成就,大聲念道:“龍——王——必——死,龍王必死,嘻嘻,我全認得。”

老頭兒臉刷地白了,他家也被盯上了,“收拾東西,明天一早就出發。”

即使產業再多,也沒有全家人的性命重要,身為一家之主,老頭兒只能忍痛做出決定,“娘的,過了逍遙海,我倒要找龍王問問,我全家都跟隨他了,這些損失誰給補償。”

對補償甚至利潤都不感興趣的大有人在。

再往東是康國都城,米面店的掌櫃客客氣氣接待幾名龍軍士兵,不管對方是說理還是恐嚇,都只有一個回答,“沒了,真沒了,你看,米缸面袋全都空了。”

士兵們知道掌櫃在說慌,他們已經聽到傳言,說璧玉城孟氏許諾,所有拒絕與龍軍做生意的商人,戰後都會得到加倍的補償,反之,就永遠別想跟孟氏的錢莊和商號有來往了。

金鵬堡與孟氏在逍遙海經營多年,一不留神,被龍王摘走果實,但是根基仍在,尤其是孟氏,對諸多商戶影響巨大。

要不是龍王有令,士兵們真想把整條街放火燒掉,他們奔波了一整天,竟然連一粒米也沒買到,比街上的叫化子還慘。

“慢走,不送,明天您再來,沒準又有貨了。”掌櫃說的全是套話,聽上去卻像是譏諷。

走在街上,士兵感受到兩邊店鋪裏傳出的隱隱敵意,只有一位掌櫃,在士兵經過時,好心地小聲提醒,“你們還不跑?康王可是要為王子報仇呢。”

士兵們何嘗不想馬上離開,但康國都城裏的駐軍正在等待命令。

南渡逍遙海不是簡單的事情,得一批一批地進行。

逍遙海北岸一共有五個港口,如今正全力以赴,無數船只晝夜不停地往返,運送物資與人員。

最東面的港口位於石國境內。

石國決定追隨龍王的百姓最多,港口因此也最擁擠,忙亂多日,才有不到一半人離港,偏偏在這個時候,傳言說金鵬堡先鋒軍已經抵達邊境。

“不怕,龍王還在北邊。”這是百姓們唯一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