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當年此處定三分(第4/30頁)

平地焦雷,轟然有聲,三人沿著海濱奔跑,一連奔出數裏,天幸大雨還沒降下,否則定要成了落湯雞。正喘息間,忽聽崔軒亮叫道:「有了!前頭有房子!」眾人向前急奔,前頭果然現出了房舍,只見路邊立了個石碑,上書「太平町」,石碑對面則是一座木造牌坊,塗以紅漆,朝牌坊裏頭看去,眼前卻是一座木造精舍,占地雖不廣,建築卻頗有古意。

眼看這牌坊頗為古幽,崔軒亮不免又有了好奇心,便在那兒探頭探腦,笑道:「這是什麽地方啊?」老陳沈吟道:「不曉得,這好像是廟……」正猜測間,卻聽老林咦了一聲,道:「你們瞧後頭。」老陳依言轉頭,不覺也吃了一驚,只見背後竟又上來了兩名東瀛武士,這二人不知是何時跟著自己的,卻沒給發覺。老陳渾身冷汗,急急去看前方,卻見牌坊後頭露出了衣衫一角,那兒竟還躲著兩名武士,正是先前走在前頭的那兩人。

兩名老漢大吃一驚,方知這四名武士前後包夾,竟將己方三人團團包圍了。

情勢宛如甕中捉鱉,老陳、老林本事低微,只有崔軒亮一人練有武藝。可單靠他兩只拳頭,卻要怎麽抵擋四柄兇刀?老林顫聲道:「怎麽辦?要望回跑麽?」老陳心下惴惴,卻也不知如何是好,那崔軒亮卻只打了個哈欠,想來壓根兒不知身在險地。

轟隆一聲雷鳴,大地驚動,驟然間水聲嘩嘩,這場大雨來得又猛又快,崔軒亮發一聲喊:「下雨啦!快跑!快跑!」說話之間,便已奔過了牌坊,直朝精舍而去。老林驚道:「怎麽樣?咱們要跟上去麽?」老陳咬牙道:「沒法子了……跟著上吧……」

惶惶然間,三人一前二後,急急奔到了精舍底下避雨,雖只一瞬間,身上卻都給淋濕了,轉看那四名東瀛武士,卻不曾跟上來,反而一同轉身,手按刀柄,守於牌坊之下。老林驚道:「他們……他們這是幹啥啊?」老陳也呆了:「我……我怎麽知道?」兩名老漢看傻了眼,崔軒亮卻是什麽也不管,他滿頭是水,正擦著臉,忽聽鈴鐺聲響,清脆動聽,眾人轉頭去看,這才見到殿裏站了一名女子,她雙足白襪,並未著鞋,看她背對眾人,正自拉動一只粗繩,發出當當聲響。

眾人仰頭來看,只見那繩子綁於神殿的門楣上,頂端置一鈴鐺,是以稍一拉動繩索,便能帶得鈴鐺搖晃作響,轉看殿內,那女子面前卻有座神案,其上供奉三道神劄,正中是「天照大禦神神劄」、右側是「玉依姬命神劄」,左側是「天神地祇八百萬神神劄」,崔軒亮滿心訝異,忙問道:「陳叔,這到底是什麽地方啊?」

殿內寂靜,稍一開口,便激得滿屋子回音,老陳忙壓低了嗓子,道:「小聲些,咱們闖到了東瀛人的神社。」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祭祀之地,此教不同於佛教,多半供奉東瀛固有神明,至於外頭的牌坊則是稱做「鳥居」,意思便是一道界限,將塵世與神社分隔開來。看眾人闖過了牌坊,自也來到了東瀛人心中的靈界。

眾人都是第一回來到神社,自不知人家習俗如何,便都安靜下來,凝心觀看那名女子。

殿中一片寂靜,惟聽雨聲淅瀝瀝的落下地來。只見那東瀛女子悄立殿中,慢慢將一頭黑發髻了起來,露出了白皙後頸,那身服飾全不同於漢家女,身穿裙裝,腰上綁著圍帶,腰臀給這麽一襯,顯得更加分明。

見得這美女身段如此柔媚,崔軒亮自又眨了眨眼,他拉住了老林的衣袖,附耳道:「這女人穿的衣裳,就是東瀛人的和服麽?」老林低聲道:「應該是吧,不過我聽人說了,這不叫和服,東瀛人稱這身衣裳為『吳服』。」和服本名「吳服」,又稱「唐衣」,意思便是自中華吳越傳來的古服。自大化革新以來,在東瀛已有千年歷史。聽得這身服飾是從中原得來,崔軒亮自是睜大了眼,忙道:「如此說來,咱們古人都穿這身衣裳了?」老林皺眉道:「這……這我就不清楚了……」正要再說,猛聽「啪」、「啪」兩聲大響,眾人嚇了一跳,凝目去看,這才見到那東瀛女子正自合掌拍擊,帶得殿內一片響亮。老陳怕驚擾了人家,忙豎指唇邊,示意眾人噤聲。

轟隆一聲,天邊飛過雷電,帶得大地轟然巨響,殿外暴雨交加,殿內卻是寂靜無聲,那女子擊掌過後,便又雙手合十,默默祝禱。老陳暗暗轉頭去看殿外,卻見那四名武士手按刀柄,雖說大雨傾盆,仍是謹守方寸,不曾離開牌坊一步。

老陳暗暗推算,自知這女子必與外頭武士有些牽連,看這批人若非是她的隨從,便是她聘來的保鏢,總之雙方必有尊卑主從之別。依此觀之,這些人之所以與己方遭遇,定有什麽緣故,絕非邂逅巧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