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決戰誰能當(第7/8頁)

趙長安微笑,食、中二指一劃,如撫琴弦,莫如瑜立覺一股柔力從劍鍔一直傳到了自己掌心,“忽!”劍飛上了半空!趙長安右足點地,身形淩空拔起,就要搶劍。

就在眾人由衷的驚呼及贊嘆聲中,他手指尖已觸到了劍柄,可就在這性命攸關的當兒,寬大柔軟的袍袖卻害了他,飛揚的袍袖一角被一陣微風吹起,掛在了一株花樹橫出的花枝上,纏牢了,他飛升的身形立刻凝滯。他眼前一花,似有條人影當空掠過,未等落地,一道冰涼的寒意,已貼住了他的脖頸:“別動!不然,我一劍殺了你!”

七星劍橫擱在他的咽喉上,寧致遠語冷如冰:“快!下聖旨,命那二十四萬人讓出所有的路口,讓大夥走!”趙長安僵立當地,面色發白,咬緊了牙,不吭聲。

趙長佑、趙長僖及眾官員見他被生擒,大驚之下,趙長僖拔足就向丹墀下奔,趙長佑忙一把抱緊他:“十一弟,你要去哪兒?”趙長僖意欲掙脫:“我去救十九哥!”

“十一弟,十九郎那麽好的功夫都被擒住了,你去又有何用?”

“睿王,快!傳朕聖諭,讓二十四萬人馬上把所有路口都讓出來,放所有的人走!”這時,傳來了趙長安聲嘶力竭的喊叫聲。這是因為七星劍又往他喉嚨裏緊了緊的緣故。趙長佑急忙喝令畢輝:“快,君王口諭,撤軍!”

“臣……”畢輝伏在地上,萬分不甘地扭動身子。,

“二哥,快點呀!”趙長安的嘶叫又傳過來了,十分淒惶。見畢輝仍在拖延,趙長佑真想一腳將他踹到湖裏去,但心念疾轉,他一改峻厲的臉色,換了和藹的表情,聲音也和緩了許多,“你現是在遵旨行事,君王的聖旨,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莫非敢違抗不遵嗎?嗯?”

早頭昏腦漲的畢輝一聽這番循循善誘,福至心靈:睿王這是在提醒自己,此時下令撤軍,是遵旨辦理!他連忙大聲答應:“謝王爺的提點,臣明白了,臣立刻讓他們撤軍。”

“這就是了!”趙長佑嘉許地點頭,“你只須遵旨,那不就什麽事都沒有了嗎?”言下之意,他的禦前殿前都點檢鎮寧節度使一職也保住了。畢輝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交與親隨:“立刻傳令……”

話未完,那邊趙長安又叫了,喊聲中已帶哭音:“二哥、十一弟,你們快令畢輝撤除路障,讓所有的人走呀!還有,千萬不要射箭放炮,朕在這裏!”

眾人當然清楚他在那裏!那一身華貴耀眼、氣派輝煌的穿戴,令人在五十裏外、百萬人中,也能一眼就把他認出來。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沒人敢令一支箭、一發炮往他身處的地方發射呀!

撤軍的命令,立刻傳遍了四岸,拒馬路障俱被移開,兵士也默不作聲地退到了兩旁。一看這情形,眾百姓發一聲喊,爭先恐後地往外沖,為怕太過擁塞,會有人被踐踏踩死,一些士兵索性充當起了疏導的角色:“排好隊,慢慢來,留神別推倒了人!喂!你個癟三,擠個什麽勁兒?沒見前頭這位大爺的身子骨不硬朗嗎?”一士兵怒目一彪形大漢:“你小子再擠,本把總可要對你不客氣了!”大漢慌忙低頭,放慢腳步。就這樣,海浪退潮般,眨眼工夫,數萬人已走了個幹幹凈凈。而看二十四萬兵士臉上,俱是一副松了一口氣的樣子,畢輝這時才反應了過來:原來,這些士兵也不想殺人,不願屠戮江湖人士和無辜百姓。

趙長佑、趙長僖在丹墀上,眼睜睜地望著趙長安掙紮著,被寧致遠挾制推搡著上了一輛四海會的馬車,絕塵而去。兩人倒想命禁軍攔車救他,但那麽混亂擁擠的場面,又是那麽匆忙倉促的俄頃之間,未等二人籌劃出一個萬無一失的良策來,車就已迅速馳走,消失在眾人的眼簾裏了。

呆呆地望著花林中、泥地上,逃走的人群遺落下來的不計其數的靴襪、吃食、衣帶、掛件、首飾、扇子、絲巾……眾官員大眼瞪小眼,做夢也沒料到,興師動眾、聲勢浩大的江南之行,竟會有這麽一個不可思議的收場。而最最沒有防備的,卻是趙長安,大宋現無形中的皇太子,竟會被擄掠走。可今天的這一場巨變,從頭至尾,眾官員一直都是在秉承趙長安的諭旨而行的呀!這……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趙長佑、趙長僖茫然地望著那冷冷清清,空曠得令人心悸的湖岸。一陣風來,趙長佑打了個寒戰,對一眾眼巴巴地注視著他的大臣道:“快,快馳報聖上,宸王世子殿下千歲被匪人劫走了。”他無力地擺手,“大家都先回去,各擬自請處分的折子吧。”

諸大臣的奏折被江寧八百裏加急的快馬日夜兼程馳送到京,已經是四天以後的事了。皇帝一看,如五雷轟頂,霎時間散了七魂六魄:自己的謀劃全盤落空!而最最令他揪心的,則是趙長安的下落安危。他竟然落在了欲殺他而甘心的賊匪手中了!皇帝心如油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