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狐然疑不盡(第5/6頁)

耶律隆興、趙長安均感意外。耶律隆興目光閃動:“請他進來。”心念電轉:二弟這時候來,是不是看出了什麽端倪?不知等下他會有什麽動作。

片刻,寧致遠、章強東、西門堅、叢景天四人騎馬,施施然進來了。

寧致遠在馬上微笑拱手:“大哥、三弟,怎麽也不跟我招呼一聲,出事了?”趙長安笑笑不答。耶律隆興道:“是啊,適才太後差快馬來報,朝中有人大膽叛逆,竟想私逃投宋。”有意無意間一瞟趙長安,“現朕要趕回去,處置這個三心二意的不忠之臣。”

寧致遠看了看耶律隆興,又瞧了瞧趙長安,笑了:“原來果然有事。唉,我跟三弟投緣得很,本來還打算邀他去中原遊歷一番,現下看來,這個心願一時間只怕是難以滿足了。”聽他這樣說,耶律隆興松了口氣。

不料他又道:“不過,處置一兩個叛臣,畢竟沒什麽了不得,以大哥的聰睿果決,回到燕京,定能將這樣一樁小事處置得順順溜溜。大哥,莫若你就讓三弟跟二弟我同去中原,到小弟的宿處,敘談敘談,盤桓幾天,好嗎?”

馮由冷眼旁觀:看來年兒不但被遼帝認出來了,只怕這個姓寧的也嗅到了什麽。遼帝雖有二十萬鐵騎,嘿嘿,我跟年兒豈會懼怕?但姓寧的就不同了,他的武功、應變之能與年兒不相上下。若定要在二人中挑一個出來掰掰手腕,倒莫如選遼帝還輕省些,至少自己一招之內就能把他薅過來,到時候舉著這個天字第一號的盾牌,還怕二十萬鐵騎不乖乖地讓出條路來?而遼帝的那幾個侍衛,功夫再強,也強不過四海會的三名堂主。

但若選寧致遠,年兒對付他,也不知勝算幾何,而自己卻須獨力應付三大堂主。這已經有些撓頭,況尚不清楚城中那二百多英雄好漢是否也識穿了自己三人的身份。若寧致遠只是來打頭陣的,等雙方鬥得精疲力竭之時,那些英雄豪傑再一擁而上,報那莫名其妙的血海深仇,奪那也不知到底在何處的傳世玉章,那才真是糟糕至極!

他打定了主意,遂朗聲道:“寧少掌門的一番美意,我家公子哪有不領之理?可,”對耶律隆興略一躬身抱拳,“皇上既要我家公子跟他回燕京,我家公子是遼臣,又怎能抗旨不遵?”

章強東急得搓手頓腳,忍不住道:“樊先生,我家少掌門的好心,你跟蘭少爺最好還是領了吧。”心中直罵娘,恨不能把話擺明了來說:你們怎麽還不明白,俺們是來救你們的!

但見對方一本正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章老堂主的話,難道還大得過我家皇上的聖旨?”

趙長安越聽越不對勁兒,但寧、馮、章三人話趕話,搞得他半個字都插不進去,且他雖隱隱感到寧致遠此來確是出於善意,但這畢竟只是自己的臆測,作不得準。且僅憑自己、馮由、寧致遠等,一共不過六人,還要帶上子青,要從二十萬大軍中脫身,委實不易。況自己一直裝作不會武功,待會兒動起手來,自己只須一施展拳腳,身份底蘊立時泄露。寧致遠何等聰慧,定會認出自己就是“懷揣傳世玉章、殘殺他會中兄弟的大魔頭”——趙長安。到時真不敢想象,那個場面會有何等的精彩熱鬧!叔叔的打算,不失為一條上計。他只得袖手苦笑。

寧致遠見馮由居然婉拒己方的相助,而三弟亦含笑端坐車中,一副不須旁人插手幹預的樣子,不免泄氣:“既然三弟不敢違旨,那就以後再找機會吧。”

趙長安微笑致意:“二哥盛情,小弟銘感於心,勞動二哥為小弟來回奔波,小弟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

耶律隆興朗聲笑了:“有什麽過意不去的?長長的日子藍藍的天,再急也不急這一兩天。等哪天得了空,朕把二弟迎到燕京來,到時咱兄弟三人在一塊兒好好聚聚,不更痛快?”

寧致遠微笑拱手:“大哥的話有理,我就不再打擾了,咱們兄弟就此別過。”

“二弟走好,朕和三弟還有事,就不送了。”

離開遼軍裏許,章強東不禁問:“少掌門,俺實在鬧不懂了,蘭少爺明明被遼帝挾制了,俺們趕去救他,他為何不就坡下驢,乘機跟咱們一塊兒走?”

寧致遠皺眉:“到底怎麽回事,我也不清楚。興許三弟怕連累了我們,興許他有為難處?唉,算了算了,三弟聰明得快成精了,大哥要制住他,也沒那麽容易。方才我看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不定早安排好了脫身的妙計,根本無須我們幫他。罷,罷,我們回去吧。”

四人遂策馬離去。

算算四人已走遠了,耶律隆興笑眯眯地打量趙長安,如欣賞一件已入自己私囊的稀世珍寶:“禦弟,咱們這就一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