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7/9頁)

司馬瑜沉思片刻,回頭對馬惠芷似欲有所言,馬惠芷已先笑道:“大哥可是要我現在回到方前輩那來去?”

司馬瑜點頭道:“不錯!我認為你與淩姑娘都沒有理由跟著我們去冒險!”

馬惠芷一笑道:“你放心吧!方前輩叫我們跟著來的時候,已經作了最妥當的安排,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離開你的,而且也不會吃虧上當的!”

司馬瑜一驚道:“方前輩作了什麽安排?”

馬惠芷神秘地一笑道:“那你就不必問了,你只要相信我們,相信方前輩就是了!”

司馬瑜弄得一頭霧水,華子明與山岱卻又過來了,二人的腰下都帶了一柄長劍,向他們招呼道:“我們可以走了!”

司馬瑜回頭望望那些群眾,仍然聚集在那兒,不禁疑問道:“老先生怎麽還沒有將他們遣散?”

華子明笑笑道:“他們要把先王的遺體重新安葬好了才可以離開!”

司馬瑜雖然不相信他說的是真話,可是也無法反駁,只得道:“二位請領路吧!”

華子明與山岱果然在飛速進行,司馬瑜等人的腳下也都不慢,所以還追得上,奔出一陣之後,來到一座小丘之前,蔓草叢生。

華子明分開亂草,露出一方石蓋,蓋上鑲著銀環,他手握鋼環,將石蓋提了起來,果然是一條地道,黴氣森森,顯見得荒煙很久Z

華子明感慨地道:“先王在世之日,曾經帶領我們幾個親信老臣走過一次,由此可以直達寢宮中心,不想河山依舊,先王已經含恨以終了……”

馬惠芷見司馬瑜手上仍提著那付金鱗寶甲,乃提醒他道:“大哥!你把這金甲披起來吧!拿在手裏既不方便又礙事,萬一前途有什麽動靜,也可以保護你……”

司馬瑜並不想靠它防身,可是提在手中,不方便倒是事實,遂依言披了起來,馬惠芷替他把索紐系好,華子明已先走進地道。

大家一進入,山岱留在最後,又把石蓋掩好,地道中立刻黑不透光,空氣也十分沉悶,華子明拔出腰中長劍,劍身上鑲了幾顆夜明珠,就利用那一點微光,照亮著向前走去。

地道曲曲折折的,也不知走了多久,卻仍是沒有盡頭,司馬瑜漸感不耐地問道:“這地道有多長?”

華子明在前面答道:“全長約十二公裏,先王開關此道,的確費煞苦心,為了保守秘密,先王並未動用人工,完全是一個人仗著天賦神力,利用手中的金劍,費時三年,才告完成!”

司馬瑜不禁奇道:“他貴為帝君,行動十分自由,要挖這一條地道做什麽?”

華子明笑了一聲道:“先帝雄才大略,高瞻遠矚,任何事情都必有深意!”

司馬瑜聽他口口聲聲都在稱頌那個死去的皇帝,心中很不以為然,因此也懶得去追問那深意何在,只是移目去掃視也道的四壁,但見劍痕宛然,石質泛著鐵青色,看來十分堅硬,心中對那先王的深厚功力,倒覺異常欽佩!

又走了一陣之後,終於到了一所石壁之前,地道也到盡頭,華子明止步道:“到了!”

司馬瑜看石壁上有一道暗門,乃問道:“外面是什麽地方?”

華子明想想道:“老朽有多年未履寢宮,只知從前是一座石亭!”

由於石亭二字,使得司馬瑜一驚,想起前一夜私闖進宮時,被困在吃人蔓中的情形連忙問道:“那石亭在什麽地方?”

華子明又想了一下道:“在寢宮中心的庭院中。”

司馬瑜不知道寢宮中心是什麽地方,更不知道是那一所庭院,可是他所糊裏糊塗地又鉆進吃人蔓的圍困裏去,是以又詳細地問道:“那庭院周圍有些什麽?”

華於明道:“只有一個魚池,池中養了許多金魚,俱是珍奇異種……"司馬瑜這才放了心,因為吃人蔓叢生的那座石亭附近並沒有有魚池!這是華子明又說明了:“是老朽先出去,還是壯士先出去?”

司馬瑜一怔道:“誰先出去都一樣,老先生何以有此一問?”

華於明一笑道:“老朽伯壯士不放心,懷疑老朽在弄手腳!是以才問一聲!”

司馬瑜也笑笑問道:“老先生弄了手腳沒有呢?”

華子明佛然道:“老朽與壯士同仇敵汽,怎會不利於壯士?”

司馬瑜笑著道:“在下並無此意,是老先生自己提出那句話的!”

華子明無言可答,等了片刻才道:“既是如此,老朽就先出去吧!”

說著用手一推暗門,閃身走了出去,司馬瑜用手去推暗門,閃身走了出去,司馬瑜正想跟著出去時,那扇暗門忽然又自動關了起來,司馬瑜用手去推了一下,居然絲毫不動,連忙回頭一看,那走在最後的山也不見了,心中大是著忙,一掌拍向那扇門,勁力用得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