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白骨悲紅粉 黃土埋孽梟(第4/12頁)

韋光背著一個布包,那裏面裝著采蔽翁精心研制的許多珍貴藥散,包括著聖王丹,黎犀角,以及他們自己攜來的明母丹。

小紅提著一個竹筐,裏面滿是些毒蛇,那是韋光生命與力量的泉源。

窮和尚則背著個大葫蘆,裝滿了猴兒酒。

大家都滿載而歸,連心情都滿滿的。

韋光載的是感慨。

窮和尚載的是惆悵。

只有小紅載的是生命的喜悅與愛情的希望。

狄一帆的船果然還在岸邊等著,霹靂灣是個很狹窄的海港,因此他的船在風雨之後依然毫無所損。

小紅見了他仍不無悻悻之感,他倒像是十分仟悔,恭敬地將他們接上船後,立刻吩咐水手們啟碇開航。

韋光對他十分誠懇,不但把島上發生的事全告訴了他,也送了他許多珍奇藥材,這些藥材不能恢復他的武功,卻可以使他安安靜靜的以終天年。

這海盜頭子也貢獻出他淵博的知識,告訴他們那些異寶用途。

聖王丹不必說了,黎犀角不但可祛百毒,而且可以分水,明視,凝氣定神,在修練上乘武功時,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助劑。

明母丹不僅可以光燭九幽,更因為其性屬極陰,以之合藥,可以練成許多非常陰毒的功夫,懷之在身,也可以克制對方各種陰柔的功夫。

韋光驟擁許多異寶,卻完全不介意,因為這些東西對他都沒有多大用處,他也不想用它們。

舟抵南粵,他們才知道江湖上又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件大事對韋光來說,尤其有著切身的關系。

這件大事不但震動了江湖,而且也使武林久蟄的人心為之一振。

幾年來大家都屈懼於至尊教淫威之下,仰承他們的鼻息苟且偷生,至尊教中三處分壇中僅南邊分壇,自壇主柳大木死後,由宇文琮代攝,行為稍微端正一點,其他北路的端木方與中區的蜉蝣生都是殘虐不仁、喪心病狂之徒,至尊教主秦無極尤其令眾人談之色變。

現在突然在天龍派舊址的幽靈谷中,興起了一股代表正義的勢力,舉起了討逆的義旗,公然與至尊教作對。

這一股義旅沒有正式的組織,卻發出通告,歡迎所有與至尊教作對的人前去加盟,而其率先倡導的人,赫然正是名動四海的太陽神韋明遠與梵凈山主杜素瓊。

韋明遠與杜素瓊!

這兩個人在武林中的聲望是眾所周知的,不僅是因為他們許多罌奇磊落的行跡,也由於他們倆那一段可歌可泣至死不渝的愛情。

杜素瓊死而復生,伴隨韋明遠同入廣成子陵穴的事大家還多少有些耳聞,可是他們一去即杏無音訊,而就在大家幾乎忘懷他們的時候,他們又像謎一般的出現了。

至尊教對這件事起先是保持著緘默,可是敏感的江湖人知道他們一定會有所行動,因此從韋明遠等人復起的消息傳出後,大家紛紛地向著那兒進發。

有人是真正去接受韋明遠的號召,也有些人抱著觀望的態度,準備先看看熱鬧再見機行事。

幽靈谷早已更名為天龍谷,也曾經作為天龍派的總壇,天龍派掌門人韋明遠解散了幫派之後,還留下那些建設。

至尊教也許是自大,也許還念及一點武林舊誼了對那個地方不但未加摧毀,甚至還列為禁區,不準閑人等前去占據。

誰知韋明遠在潛隱一陣之後,居然又利用了這地方重舉義旗。

谷中植起一株大纛,錦旗上繡著“蕩邪”兩個大字。

“欲蕩者何人?邪者何人?”

每一個人心中都很明白。

韋明遠廣開谷中精舍,招待一切來投奔的人。

他與杜素瓊都已是華發蒼顏,不復當年翩翩神采,絕世姿容,可是在平易近人的神態中猶有一種懾人的風儀。

住在谷中的人懷著好奇,也懷著懍懼。

他們看不出韋明遠憑仗著什麽力量,敢公然與至尊教作對。

他們也慎懼著萬一至尊教來襲時,韋明遠會采取什麽方法去抵禦。

所以大家都在緊張中過著日子。

有一個早上,韋明遠與杜素瓊並肩遠眺,他們感情仍是那般融洽,雖然整日聚首,卻很少交談,也無須交談,因為在他們之間,心靈相系,已無須相煩言語交換心聲了。

在他們身後則是神態肅穆的莊寧與另一個破袖百結的老年僧人。

莊寧雖然在江湖上沒有什麽轟動的作為,可是他兒子莊泉與黃英大鬧京師,使得更名韓芝佑的韋紀湄重入江湖,進而引出公主宇文瑤放棄富貴,癡心追隨的故事,眾人對他還有個印象。

至於那個老和尚卻從未為人知,大家只曉得他叫百絕,正因為韋明遠對他很尊敬,大家也跟著對他很客氣。

百絕卻行止瘋傻,全無出家人的樣子,每日縱情酒肉,嘻笑詼諧,出語令人噴飯,所以人緣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