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4/6頁)

東廠的勢力,早些日子淩駕於西廠之上,所以長辛店的衙門原本也是東廠的人員充斥。

這次汪振可神氣了,他一到就把東廠的人員全部趕離開了。調上他自己信任的心腹。

六合四靈的身分擺明了,但南宮少秋的真正身分還不便過早揭曉,因為他們主要的目的在調查北方幾個武林世家的滅門奪產血案,對元兇們施以應得之懲戒。

現在已調查清楚了,主謀者是忠順王,主其事者都是邪神榜上十三名兇人,但汪振被拖在裏面多少是有點份的。

雖然南宮少秋調查的結果,他只是因一念之貪而附從行事,他旗下也沒有什麽特別出色的高手主事,最多也只有一些二流角色,跟著跑腿打雜,搖旗呐喊而已,但是讓他知道了大家真正的意向,畢竟在目前於事無補。

為了裝點他們的身分,水師總督南宮將軍特地捎了一封私人函件給汪振,大意說舍侄多仰仗照顧,十分感激,本人無後,畢生事業端賴這個侄子繼承,還望汪公多予協助。

又說舍侄小有聰明,辦事經驗尚欠缺。不過少年雖耽於荒戲,但頗能識人,風塵俠義隱士倒是結識了一些,江湖奇士擔任廠衛的工作大致還適合,必要時自己也會全力加以支持的,尚祈汪公大力提攜雲雲……

這封信當然很機密,但汪振身邊早有東廠的細作,汪振也清楚,故意做作,卻並沒有真正地收好,因此原件沒多久就被抄送了一個副本到了東廠。

汪振的用意是向忠順王揭示實力,表示有南宮將軍的支持。但也更間接敲實了南宮少秋的身分,把他們一連串的行動,認為是西廠奪權、擴展勢力,沒有往別的方向去懷疑。

但這樣也構成了忠順王的緊張,十三邪神前後已去掉了七個,還加上了好幾個二流的副手。

這對東廠不無影響,計全雖號稱智多星,這次去算錯了一件事,認為對方始終只有一批名不經傳的無名小卒在起哄,不足為慮,才被人家個別擊破,陸續地弄掉了不少人,他卻再也不敢托大了。

他把剩下的六名邪神全部集中,再也不敢放單了,而且也計劃著對西廠來一次有力的反擊。

但對方也具有廠衛的身分,無法藉官方的勢力去壓住他們,只有硬碰硬的幹了。

計全算了一下,對方只有九個人,那個南宮少秋雖是一行之主,卻是最不足以重視的人物!

六合四靈不過是劇毒暗器難防,論真功夫也沒什麽,像許天賜就曾一個制住了李瑤英和單小紅。

只有一個蘇秋莫測高深,慕容剛的少林神拳硬功不錯,但是自己這邊也有幾個足堪匹敵的好手。

算來算去都足可一拼,要拼就得趁早,否則任其發展下去,情況就大大不妙了,京師的消息很靈通,西廠連番得利的事已經傳開了,汪振了不得了,而有些趨炎附勢之徒已經向西廠暗送秋波,準備投過去了。

最氣人的是皇帝也開始對汪振看重起來,以前的軍國大計都是找忠順王和汪振商量,而拿主意的一定是忠順王。最近居然有兩次單獨只找汪振決定了,事後才知會忠順王一聲,這樣下去,西廠的勢力一定會勝過東廠。

所以當群俠正在長辛店歡宴之際,東廠的挑戰書也送來了,措辭很客氣,說南宮統領就任之後,由於對情形熟悉,致與東廠諸多隔閡,時起誤會,為避免兩廠繼續摩擦,故而想借小校場,集合雙方人員互相認識一下!

話雖然如此說,但誰都明白,所謂認識一下,就是較量一下!

汪振接到了挑戰書,皺起眉頭,他畢竟是了解對方實力的,沒有被近日一連的勝利沖昏了頭,知道這件事相當嚴重,因此把信遞給了南宮少秋道:“賢侄,事情麻煩了,你看這事情該如何應付?”

南宮少秋接過信一看,笑笑道:“忠順王輸急了,急著想翻本呢,此事早在預料中。”

“賢侄可有妥善應付之策?”

南宮少秋想了一下道:“他們已經集中人手,硬拼起來,我們是較為吃虧,可是這又無法推辭!”

“不!賢侄若是覺得沒有必勝把握,老夫幹脆來個置之不理,看他們能怎麽樣?”

“老怕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他們吃了那麽大的虧,置之不理行嗎?老伯居於深宮,他們自然是找不去,可是我們卻無法躲進宮去,他們卻會找上門來。”

“那諒他還不敢,西廠畢竟還是個衙門。”

“汪老伯,話不能這樣說,而且我們啟端在先,拔掉火鳳姑還可以說是他們找來的,找上了天宮賜福卻是我們先起的頭,爭執起來,他們還是有道理的。再說廠衛的糾紛,誰也排解不了,更沒個是非黑白,我們找了去,他只有硬接,他們找了來,我們也無法推托,只有硬碰硬地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