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5頁)

一番話把幾個人說得都低下了頭!

最後還是南宮少秋道:“皇甫老伯,我們並不是自命清高,而是生性疏懶,不耐拘束,主無食肉之相!”

皇甫光輕嘆一聲道:“我知道這是各位推托之詞,當然個性不合也是原因,但最大的原因卻是各位不齒為官,羞列仕途!”

南宮少秋忙道:“老伯,這話就不公平,江湖人之不入仕途,最重要的是仕途難入,一第難求。

老伯想來也無法否認,科舉所拔,未必都是真才,篩選所試之內容,要浪費一半在歌功頌德上。

而一半又是死記聖人先賢的道理而言行,真正能用於救世濟人的學問又有多少?對一個胸抱濟世宗旨的熱血青年而言,仕途的確是畏途,因為一般人都把讀書當作了晉身之途,登雲之梯,而非濟世之具了!”

南宮素秋忙叱道:“少秋,不可以沒規矩。”

慕容剛在南宮素秋面前,一向十分拘謹,今天居然一反常態,朗聲道:“素秋,我們所爭的是一個道理和事實。

你不能用規矩來約束少秋,現代人心之所以日壞,世風之所以日落,都是這種態度造成的。”

南宮素秋微異道:“慕容兄,有此一說乎?”

慕容剛低下頭,不去看她的眼睛,卻仍朗聲道:“是的,敬老尊長是應該,但必須要有範圍與境限。”

“有些事情,尊長的看法與想法未必正確,但因為他的身分或輩份高,下面的小輩往往為了情面,不便去駁斥他,甚至於唯唯否否,陽奉陰違。

而那些在上面的人,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錯,有時更是明知己錯,卻因話已出口,面子難收,寧錯而不肯認錯。”

南宮素秋道:“剛才可沒有這麽嚴重!”

“情況並不嚴重,但是你的態度卻不對,你要少秋不可以沒規矩,顯然你心中也同意少秋的論調,只是因為禮貌,才不準少秋和皇甫大人擡杠,這種心裏就要不得,可是在今天的官場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套。

我見過很多頗有名望的閣老大臣,道德文章都很可敬,就是氣量窄,容不得部屬晚輩跟他頂嘴。皇甫大人,這情形有吧?”

皇甫光只有點頭,這情形不但有,而且極為普遍,幾乎也形成一種規矩,而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了。

慕容剛又追問道:“大家也沒有因此而責問他,或是認為他不對,因為這種人地位崇高,言為天下法,是不容冒瀆的。

但是他究竟不是聖人,還是會犯錯的。

何況聖人的言論,也有很多是不合時宜了,卻沒人敢提出來,仍是一味的奉行不渝,這種情形有嗎?”

皇甫光無法否認,只有再點頭。

慕容剛道:”江湖中卻沒有這一套,英雄無輩,是非分明,皇甫大人,你憑良心說,你選哪一條路呢?”

皇甫光再沒想到一時的牢騷,會引來這一場風暴,只有苦笑道:“我若有機會再選擇,我會去學劍!

只是我此生已定,雖承南宮女俠之助,使我在仕途上很順利。

但有時卻也不免受到很多無謂的委屈,強迫自己去忍受,久而久之,漸漸也習慣了,乃至銳氣全磨……”

他的論調已全改了,顯然也承認官場之不可為,總算結束了這一場爭辯。

南宮少秋是來請皇甫光緩頰引薦的。

因為他殺死的幾個人中,就有兩個是忠順王的人,而皇甫光跟忠順王還略有交情,請他去說一聲。

皇甫光倒是很爽快地答應了。

南宮素秋卻道:“皇甫兄別答應得這麽快,你得先考慮清楚,少秋不是去做官而是去調查幾件滅門案子的,將來對你是否有不便?”

皇甫光笑道:“素姑娘說哪裏話來,第一、憑我與令兄的交情我不能不理,其次,我承你多次幫忙,救了我好幾次性命,就算為你冒險一次也是應該的。”

“皇甫兄這麽說,小妹就不敢勞駕了。小妹之所以幫助你,因為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官,井不是期望你回報,更不敢拖你去冒險。”

皇甫光道:“聽你們說起了那些案子正是我的責任,我自己也應該主動積極去調查,你們等於是再一次幫我的忙。

再者,這也沒危險,假如你們調查出忠順王未曾涉嫌,是受了手下的蒙蔽,我為他查出手下的不法情事,他應該感激我才是。”

南宮少秋道:“那些案子動用人數至巨,絕非一二人所幹得下的,除非是主管下令才調集得如此多的人手,因此他一定是知情的。

“那就更不怕了,事情若揭發開來,忠順王將獲罪,奈何不了我的。”

南宮素秋道:“就怕事機不密,你沒有搜獲罪證前就被他有了知覺,那時皇甫兄就危險了。”

皇甫光笑笑道:“我推薦的是南宮督帥的侄子,人家要找的也一定是南宮老哥,假如他們不敢動他,同樣也不敢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