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南遊別記 (第2/13頁)

那少年道:“哪裏哪裏,錢不是已經給了麽。”

那兵士怒道:“這才一錢,要給千錢。”

那少年笑道:“孔方兄不是大麽?怎麽一個還不夠。”

那兵士也拿他無可奈何,不再饒舌,冷笑道:“你給還是不給?”

那少年掏出一錠銀子,足有六七兩,拿在那兩名兵士眼前晃來晃去,笑道:“給又如何,不給又如何?”

那兵士嘿嘿笑道:“好說,給了便過關,不給麽就請你從別的關卡過了。”此處向東百裏可走閬中道,向西更不得了,要走陰平古道。

那少年故作為難:“這哪裏來得及?還是走劍門關的好。”見那兵士一臉得意,陪笑道:“這樣吧,十錢如何?”

那兵士怒道:“豈有此理,千錢。”那少年道:“十錢。”

旁邊一名兵士看的不耐,呼道:“我看,八百算嘍。”

那少年嬉笑道:“二十錢。進長安城也不過這麽多。”

那兵士哼道:“長安算什麽?它有那麽多門,這裏只有一條路。”

那少年一拍腦袋:“我倒忘了,蜀道難麽,‘噫籲唏,危乎高哉。’”

兩兵士聽他背的是李白的《蜀道難》,大有得色,這兵士讀書雖少,但職守劍門關,《蜀道難》卻要人人會背誦,不然如何和人討價還價,卻聽那少年道:“‘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登時臉如寒冰,道:“好小子,大爺就是豺狼,三千錢,給就過,不給就別過。”

那少年笑道:“我既不給,也要過。”

兵士冷笑道:“你想闖關不成?”

那少年道:“闖關雖然不難,不過打打殺殺,傷著你們就不好了。”

那兩名兵士大怒,那少年卻理也不理他們,自言自語道:“自古華山一條路,那是不錯的,難不成劍門也只有一條路?”四下張望。

兵士嘿嘿笑道:“不錯,劍門就是一條路,有本事你別從大爺這裏過,變成鳥兒飛過去。”

那少年笑道:“好,好,正有此意。”一伸手,那兵士只覺臂彎一麻,手中的一枚銅錢又被那少年拿去。

那少年笑道:“我沒過關,這可不能給你,好大的,比官憑大。”回身去了。

那兵士手臂依舊發麻不能動,罵道:“瘋子。”另一名兵士搖搖頭:“傻子。”

那少年有路不行,偏要看那劍門天下壯究竟如何,果真便無別途可以繞將過去?兩下裏張望,西面絕壁幾無著力之處,只東面有一道山谷。那少年步入山谷,空谷幽澗,林木茂盛,野趣盎然,竟如世外桃源。

那少年又如何耐得清幽,當下牽葛拔藤,向山上攀去。林木之上,更立絕壁,高有十丈左右,那少年左右察看,尋一條石縫攀緣而上。方上得兩丈,頭頂上卻有響動,擡頭望時從山崖上吊下一人來。那人正在那少年上方,只望見一雙腳踩在山崖上,灰塵石粒簌簌而下,那少年呼道:“小心崖下有人。”

那人遲疑一時,似乎略微吃驚,反而加快向下。崖上伸出一張人臉來,滿是皺紋,白布纏頭,喝道:“格老子的,哪裏來的龜兒子,和老子搶東西啥。”

那少年見那人素不相識,開口卻極是不遜,怒道:“格老子的,啥子個破東西也值得老子來搶。”他方進蜀境便有意學起蜀中方言,自然不象。

那人一聽便知他不是蜀人,罵道:“北方乖娃兒,學啥子蜀中鄉談,老子來教你。”

那少年卻哈哈一笑,改用官話道:“甚麽破東西,看你這般小器。”

那人也改作官話道:“破東西?你小子不懂得金貴,又怎來搶?”他的官話比之那少年的川話一般差勁。

那少年聽他兩三次提到搶東西,卻留上心,擡頭望上行半丈處橫裏兩尺多遠有一棵靈芝。原來此人以為那少年也來采芝,而另一人急急而下,顯然是想搶先摘到。

那少年本來不稀罕甚麽靈芝,見那人如此不遜,卻要教訓他一番,當下加緊幾步,搶在另一人前去摘靈芝。

崖上那人一聲慘呼:“大爺,高擡貴手。”那少年停住手,笑道:“憑什麽?”另一人已到那少年頭頂兩尺處,也抓緊繩索不敢再動,那少年見他一身灰褐色葛衣,也是白布纏頭,相貌與崖上那人相似,只年紀輕一些。

崖上那人道:“大爺,你這順手一拔,可就要全完了。”那少年笑道:“左右不過一支靈芝,有甚稀奇,拔便拔了。”崖上那人眼珠一轉道:“是,是,是。大爺自然看不上,便留與我兄弟吧。”

那少年何等機靈,眼見此二人對此靈芝格外看重,一定別有隱情,嘿嘿一笑道:“我偏巧需要一支靈芝來玩耍,我看這至多不過十兩銀子,算你我都有份,我要這只蓋子,其余留與你們兄弟,或者我全拿去,與你五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