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第6/8頁)

劍道六境,人門法之熱,深人謂之技,更上調之藝,心與創會,人與劍溶為一體,才調之精,再後面的雅,陽兩層境界,則是可望而不可求了!正如吟經吃素的人有千千萬,修練怫的卻離得一見……”

杜九娘聽得對答道:“杜爺!像您那一劍是什麽境界!”

杜雲青道:“勉強算得上精,正在往雅的路上走,所以我一定要在對方含笑的時候出手,制命於笑容未收之前,讓對方死得毫無痛苦,就是力求其雅!”

杜九娘若有深思地道:“杜爺,照您的說法,您已經進入到雅的境界了。”

杜雲青笑笑道:“還沒有,僅只是向雅的境界上去追求,離到達還是得很。”

到達那個境界,又將如何呢?”

“不知道,只有等到了那重境界時,才能自然體會,現在用口說是形容不出的。”

“一個雅字就已到了無跡可求的境界,那最後一個陋字的境界,更是無人能及了。”

杜青莊容道:“不,一定有人到達過那種程度,才能創出這個境界,而且陋的境界倒是很容易看出,自知人知,因為陋就是簡陋的意思.樸實明了。”

“如何謂之陋呢?”

“雅的境界因人而為,像我那一到,求的是快,快得令人無法自視,也有入成之於奇,奇得令人玄奧莫測,更有人成之於廣,招出如汪洋大海,無邊無際,總之雅之一境,成之於心,行之在手,施之在手,但到了陋的境界就不同了,一劍推出,那拍比螞蟻爬得還但,人人都可看清楚,但仍然具有同樣的威力。”

紀小如不信道:“那有這種事,難道對方就站在那裏,伸長了脖子,等你一劍慢慢地刺過去不成?”

杜雲青笑道:”是的,創真練到了陋的境界,就有那個效果與威力。”

紀小如問:“杜大姐,你信不信?”

杜九娘道:“我信,因為我見過,而且我看見了的,恐怕比技爺所說的最後一境還高一層。”

杜雲青哦了一聲道:“陋之上還有境界。”

杜九娘道:“我以前不知道這是什麽道理,所以才無以明白,今天聽杜爺一說,我就充分地了解了,我小時候經過黃山,聽人說始信峰上有妖怪,我不認邪,為了好奇,爬了上去,結果看見兩個人對坐在兩塊大石上比武。一個老頭子,一個中年美婦人,兩個人對坐很久,美好人慢慢推出一劍,兩人相距有十多丈,到長不過三尺,那美婦人只推出一半.老頭子就從石頭上翻了下來,手中的木棍斷成了兩截,拍拍身上的衣服,只說了句‘明年再見。’”

杜雲青動容道:“這就是陋的境界了,第二年他們又見面了嗎?”

杜九娘道:“見了,第二年我更好奇了,老早就去了,在一邊躲著,結果美婦人先來了,半個時辰後,老頭子才來,在原地坐下,美婦人等了一會兒,才刺出一劍,老頭子動都沒動,美婦人劍發到了一半,自收了回去。跟著又換了一種兵器,老頭子還是沒動,美婦人還是發到一半收回。就這樣耗了兩個時辰,美婦人用了九種兵器,還攻了一掌,踢出一腿,老頭子都沒有動,可是那美婦人,已經支持不住了,吐出一日血,跳下石塊,說了一句:

‘算你贏了,此生永不相見……”’

杜雲青忙問道:“讓女俠,你認識那兩個人嗎?”

“不認識,我長大後也門過人,沒人認識這兩個人.”

杜雲青道:“這是兩位絕世高手,江湖上何以至今沒人聽聞他們的名字,或是見過他們的事跡呢?”

杜九姐笑笑道:“杜爺這話問得妙極了,一直到現在,我都沒聽過這兩個人,而且我告訴過一些人,他們還不相信有這回事,又怎會知道有這種人呢?”

杜雲青想想也笑道:“到客之始在於動,到了界,則是在於靜了,陋之上的境界,前人無史,但我自己立一個名稱,可以稱之於空靈.那位老人坐不動,而把太體外,達天受者,也只有空靈二字可以言喻。”

杜九娘把空靈兩個字吟了幾遍,才連連點頭道:“對,空靈,這兩字下得妥貼極了,靈而不空,則不脫靈世之氣,空而不靈,則不脫陋俗之氣。

以空靈二字,作為陋雅之上的境界,足見杜爺修持這之深,尤其把一個靜字作為修登空靈之途,更是透僻之論,也解釋了他們何以不見聞於世的原困,如果他們為名利所擾,整天受那無謂糾紛怕牽纏,又怎麽能修到那種境界呢?”

杜雲青點點頭笑道:“九娘穎聰,想必也已有相當的造就,否則也說不出這種話來的。”

杜九娘道:“社爺太客氣了,妾身自從受到徐爺的點化啟示,小隱風塵,在修養方面,自覺頗有進境,苦的是沒有高明指點,杜爺日後有暇,如能到妾身那兒坐坐,妾身一定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