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群豪集京(第3/13頁)

他說得不在乎,謝文龍卻未能釋懷,私下跟高人鳳商量,高人鳳也不在乎,這小夥子說得更好:“稗宗是內外兼修的,本來以氣功見長,這兩個賊禿都怕後勁不繼,分明是最近在女色上過度損耗,四叔從未破色戒,內勁充沛,足堪對付的,我們實在不用替他老人家擔心,何況比武的時候,還有另外三君子為後援,而且真正制他們的關鍵是操在大哥手中。”

謝文龍對自己信心還不夠,無可奈何下,打通了和親王的關節,叫他去跟婁老兒作一次密談、曉以厲害,使他退出這一次比武,然而婁老頭的答復很玄妙,他說對兩個國師的用心很清楚,對謝文龍等人的實力更清楚,如果靠謝文龍的力量,尚不足言敵,自己只要重振聲威,自然有辦法把這兩個家夥遣離京師。

和親王關心的是國家的政策,並不在乎勝負,覺得多了婁老兒這一著棋子,未始沒有作用,所以對謝文龍的請求用巧妙的措辭搪塞了過去。

謝文龍對他的政客手腕雖然不滿意,卻也只好悶在心裏不作聲,因為他的顧忌也有道理,事關國計,能多一分準備總是好的,何況自己這邊,也沒有把握能一定獲勝,自然不能作更多的要求了。

令謝文龍擔心的事還不止比武一項,那個秦守經神秘一現後,不知道隱身之處,始終未見蹤跡,還有那個惹禍精羅繼春也不知躲到哪兒去。秦守經志在得到拳經,最多會到龍府或是三友山莊去窺探一番,羅繼春那個壞家夥如果得知龍琦君沒有死,不知還會鬧出什麽事來呢?

比武的消息早就傳出去了,這次因為不禁止人鳳前往參觀,立刻轟動全城,鄰近各縣的人也湧向了京師,尤以江湖人為多。

還好,晏四跟徐廣梁打了個招呼,由這位老江湖出面,會同京師其他幾家鏢局,完全謝絕了業務,招待安插那批三山五嶽的英雄好漢,集中在鏢局裏,省了不少麻煩,因為這批江湖朋友都是自由慣了,王法在他們心目中並沒有多大作用,鬧出了事,不管有虧職守,管了又得罪人將使他的立場很困難。因此他對高人鳳所提的從速舉行之談,深慶得計,只有五六天,京師已有人滿之患,如果再拖備一些時日,更不知要增加多少麻煩了!

好容易熬到了比武的日子,總算太太平平,沒出什麽亂子,大清早,也由衙門裏起身首途,準備出發時,才深籲了一口氣,勝負困難測,他肩上的擔子總算卸了一半!

晏四是另一批走的,高人鳳早就到場子裏去招呼了,他單人匹馬,跨著家傳的寶刀,由四海鏢局的鏢頭尤三貴作伴,向比武場行去。

到了那兒,雖是晨光曦微,早已萬頭攢動。聚成了一片人海。至少他深深佩服高人鳳的辦事能力了。這一個官民混雜,很紊亂的場面,在這小夥子的指揮下,處理得井井有條。

比武台高踞正中,是一塊寬有十幾丈見方的土台,高出地面丈許,台上鋪了一色深紅的毛毯,十分顯目。

比武台延伸出去,在正南面另架了一個看台,設為官方的賓席,用帷帳隔了許多小間,看台周圍禁衛森嚴、禦林軍甲胄鮮明。緊密地保護著,那是為著怕皇上禦駕萬一有興趣前來湊熱鬧而專備的!

看比武的民眾隔得遠遠的,不會吵鬧到這一邊來,比武台兩邊是比武人的休息帳篷,謝文龍是主人,設在東邊,後面是徐廣梁鏢行裏招待江湖朋友的座位,一排排設了幾張木椅,西邊也是同樣的設置,卻被侍衛營與一些官次較低的衙門官員們坐滿了!

這情形好象是讓人以為是官方與民間的比武,兩邊的座席與北方,才是一般民眾的地方,別說是坐了,連站在那兒,都是摩肩接踵,沒有一絲空隙,然而高人鳳設想很周到,不管多擠,都留出了一尺多寬的空道。

這些空道由提督衙門的公人邏守著,也調用了別處衙門的人員,不準越出界線一步,那是怕觀眾萬一身體支持不住時,可以迅速地擡出來送到空地上透透氣休息施救!

十月的清晨,涼意浸人,然而人群中個個擠得滿頭大汗,高人鳳居然準備了大批的茶水,由公人們擡著大木桶,從空出的通道上遞送供應,幾萬人的大場面,被那些預留的空道分成一塊塊的,十分整齊!

尤三貴在他身旁道:“高公子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京師每次有盛會時,總要死幾個人,不是被擠死,便是臨時發了急病。擁在人潮中不得而出,活活拖死的,這次在高公子的安排下,那些意外不會發生了!”

謝文龍由衷地道:“不錯!他是比我強多了,以往發生那些意外死人的事件,雖然不要我負責,我總覺心裏很難過,因為我的職責便是去防止那些意外的發生,可是我始終想不出一個妥當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