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重禮進身(第3/12頁)

謝文龍過去向九格格打過招呼,低聲對謝玉茜道:“安心吃酒聽戲吧,那賊子又溜了……”

話沒說完,他的臉色微變,門外又進來一人,一身官衣錦服,卻仍可看出他就是羅繼春的化裝……

羅繼春卻大模大樣地走了過來,朝馮紫英屈膝,請了個漂亮的旗安,操著純熟的京片子道:“老師好,學生羅繼春給老師請安!”

馮紫英弄糊塗了,他的門生故舊固然不少,可是並沒有這樣的人,再看他舉止斯文,穿著闊綽,一副大家派頭,弄不清是什麽身份,不好隨便答腔,嘴裏含糊地應著,羅繼春十分乖覺,立刻又含笑道:“老師可能記不得了,家父是西康阿咱城的土司,老師領軍征西時,家父備蒙優渥,允列門墻,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這篇謊話掩飾得十分得體,川康藏邊部族十分混雜,朝廷靖邊的政策是以夷制夷,將令各族的首長置為土司,各轄所部,地位十分特殊,非官非藩,獨自為政,大則數萬人,少則千人,只受朝廷節制,用意很深,散群而治,賦予特權,就可以使邊境各部族不至糾合成眾以作亂!

馮紫英征大小金川時,少不得與這些土司們聯絡一下感情,收置幾個門生是一種攏絡的手腕,只是為數很多,平時根本不相往來,甚至於連姓名都弄不清楚,這時聽羅繼春一解釋,也不再懷疑,笑嘻嘻地道:“這麽久了,難怪老夫一時想不起來,那時賢契還很小吧!”

羅繼春一本正經地道:“是的,那時學生才十幾歲,老師軍務又繁,未能領受教誨,深以為憾!”

馮紫英點點頭道:“尊大人還好吧!”

羅繼春又請了一個安道:“家父幸托粗安,只是時常想念老師,特命學生晉京問候!”

馮紫英皺皺眉頭,大臣結交外藩是禁例,尤其是當著九格格的面,更令他感到不安,可是羅繼春更乖巧,笑笑道:“學生本擬早來拜候,唯恐外界對老師引起誤會,才遲遲未敢晉詣!”

馮紫英哈哈一笑道:“朋友之間敘敘舊情,諒無大礙,尤其賢契與老夫尚有師徒之誼,自然更沒有什麽關系了!”

這番話是說給九格格聽的,羅繼春從懷中取出一個綢包道:“學生聽說今天是師母壽誕,敬具薄儀為壽,請師母笑納!”

他打開綢包,卻是幾十顆珠子,每粒有雀卵大小,光潔渾圓,每顆的值價都在百兩開外,已經是一筆重禮了,馮紫英雖覺心動,到底感到有所不便,連忙道:“自家人何必這麽客氣,來看看老夫已經很知情了,東西斷然不能收,賢契快拿回去……”

羅繼春接道:“老師不要見笑,這點薄儀豈足盡學生之心,更不敢拿來冒讀師母,學生的禮還沒有拿來呢!”

說著又取出一個小錦盒,打開後,裏面是一顆更大更亮的明珠,足足有龍眼大小,豪光四射,他將那顆大珠取出來,放在那堆小珠中間,說也奇怪,無數的小珠竟象有人推動似的,滴溜溜的直滾,聚成一堆,將大珠高高的拱了起來,象是一座寶塔,塔頂舍利子珠光輝映,益見璀璨奪目,廳上一片嘖嘖稱羨聲,珠寶在京師算不得珍奇,可是這種稀世奇珍,倒還是難得一見。

馮夫人出身高貴,也算得是個見過世面的貴婦了,這時竟失態驚呼道:“侯爺,這顆珠子真奇怪,怎麽會把小珠子聚成一堆的?”

羅繼春笑道:“此物名稱珠母,是千年老蚌體中所產,所以才有聚珠之異征,是一個波斯胡賈帶來的,途經西康,為流賊所劫持,恰好學生打獵遇上了,救了他的性命,他以此相酬,學生自知福薄,不配享有此等珍物,特地獻給師母為壽!”

這顆明珠該是無價之寶,馮紫英雖然心中喜愛異常,口裏卻道:“這等稀世奇珍,老夫更不能收了……”

羅繼春道:“這是學生獻給師母的壽禮,老師可作不得主意!”

馮夫人拿起那顆珠母,摩娑把玩,愛不忍釋,羅繼春又道:“此為珠中之精,據說老年人佩在身邊,尚有駐顏延年的功效,家母不幸早年見背,學生留著也沒有用,聽說師母近來身體不大好,佩戴此珠,可以祛病保健,正好用得著,師母念在學生一片孝心,還請收下來……”

馮夫人目注馮紫莫道:“侯爺,妾身最近的確常鬧病,難得有這麽一顆好寶貝,我看就借來帶幾年吧!”

馮紫英實在也喜歡那顆珠子,聽馮夫人這麽一說,才裝模作樣地道:“不敢當!”

羅繼春見機道:“反正能使師母長命百壽,學生心意就盡到了,老師怎麽說都行!”

馮夫人笑逐顏開,把珠子放回錦盒中道:“光借還是說不過去的,趕明兒我叫個好工匠把它用金子鑲了起來,但願能借它的壽,多侍候你老師幾年,等我們老兩口兒入了土之後,連鏈子一起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