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萬流歸宗(第2/3頁)

“流傳到現在,一定很久了。”

“也不久,只不過十九傳而已,原有的三十二式,現在已有五十一式。”

“老哥哥就是十九代傳人。”

“慚愧,我在二十年前得到此書,加上我獨創的一招腿法後,始終找不到一個適當的人再交出去,因為這本冊子上招式不多,卻十分精奇,若是所傳非人,必會助長其惡,現在我想傳給你。”

“啊!老哥哥,你別開玩笑了。”

“不開玩笑,我們這一門有個名稱,叫四海兄弟門,一脈單傳,沒有輩份,彼此間都是兄弟,你可以學前面的四十一式,加上你自己的,而後再找個可靠的人,跟他結為兄弟,再把書傳給他。”

“老哥哥,我可不會什麽奇招。”

“你會的那手劍法就行,那雖不是你所創的,但只有你一個人會,馬五又重回師門,想必不會再把那一式傳出去,跟自己過不去了。”

杜英豪對這個可沒興趣,他並不認為武功招式有什麽大用,何況要他一招一式學起來很苦,練那一劍,他就足足用了三天功夫,還只勉強像個樣子。

王老夫子怕他推辭,忙將萬流歸宗武笈取出交給他,道:“照規定,我不學你的功夫,以後你也不能學別人的功夫,選傳人的規定很嚴,你要多加謹慎。”

杜英豪見推辭不了,只有接了下來。

王老夫子如釋重負地道:“好了!今後就是你的責任了;還有一個規定,這本冊子除了下一個傳入外,不得再入第三者之手,雖父母、夫婦、子女,亦在禁止之列,否則必遭奇禍。”

杜英豪看都不看,往胸前一揣道:“好的,小弟會記得的,我們這就上白衣庵去。”

王老夫子道:“好!今後我們兄弟相稱,但方才之事卻不能再談,我們走吧!”

杜英豪騎了馬,王老夫子則乘了匹大青騾,為了要多個人手,他又叫了菊芳,兼約了曼海靖。由於此行非同小可,他們還是用得到老公事。

白衣庵是馬氏家廟,供的是白衣觀音大士,廟不算大,但院子不小,重門深鎖,與世隔絕。

王老夫子、菊芳和杜英豪三人來到庵外。曼海靖已經指示在四周戒備妥當。

杜英豪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抓住了門環.當當兩下後,門倒是開了,對方的態度卻十分冷漠;那是個十三、四歲的丫環,打量了他們一眼;直挺挺地道:“幹什麽?這兒外面寫的是馬氏家廟,閑人免進。”

杜英豪一笑道:“我又不是瞎子,早看見了。我們可不是閑人,是有事情來的。”

“不是閑人,是什麽人?”

杜英豪道:“我們是馬新驥的朋友,也知道馬老太大在這兒清修,本是不該前來打擾的,可是臨時有了點急事,必須要跟新驥碰個頭,所以我找了來。”

那丫頭正要開口,王老夫子道:“你可別說他不在,我們知道他在這兒,叫他出來見面,躲是躲不住的。”

看那丫頭要關門,菊芳一腳跑了進去,硬把門擠開了。那丫頭臉色一變,菊芳卻笑著附耳說了幾句,丫頭才不作聲,帶看他們進來,而且用手一指道:“在那個角上,你自己過去好了。”

菊芳道謝了,而且看了杜英豪一眼,迳自去了,這邊兩個人直朝庵堂而去。

這雖說是庵,卻沒有神像,正中懸了一幅手繪的白衣觀音大士的像,題著姑母大人命筆。下面則是侄女玉如恭繪,時年九齡。

杜英豪的墨水不多,還好這幾個字都認得,笑笑道:“九歲時就能畫的這麽好,這位鄭姑娘倒真不愧為才女,老哥哥。你說呢?”

王老夫子摸看胡須道:“是的!畫好,字尤工整,我臨了幾十年的右軍蘭亭書法,還及不上她九歲時所書呢!此女不俗,只要事情不鬧大,倒是該略予保全。”

他的聲音故意說得很大,使後面的人聽見。沒多久,卻出來個老太太,由那個丫頭扶著道:“就是他們要來找少爺的,說是有急事?”

王老夫子拱了拱手,杜英豪作了個揖。

馬老太太倒是很客氣的道:“二位請坐,二位都是小兒的朋友。”

“是的,我們都是詩文之友,對了,老太太,我們跟令侄女兒玉如小姐也很熟。”

馬太太嘆了口氣:“那想來不外,否則小兒不會把表妹引見給二位認識的,那孩子…。

唉!”

杜英豪忙道:“玉如小姐怎麽了?”

“沒什麽,我是嘆她的命苦,二位想必知道,她年紀輕輕,據到了傅太師府中,雖說衣食不缺,但是年紀相差太大,終不是好歸宿。”

杜英豪道:“可不是,尤其是他跟新驥兄還是青梅竹馬的伴侶,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卻無端被拆散了;消息初得來時,我們都為新驥兄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