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第4/7頁)

楚平笑道:“我們沒有定向,也是四下逛逛,走到那裏是那裏,說不定還有相見的時候。”

朱英龍笑道:“好,反正明年中秋,二位的佳期,在下是一定到賀的,再見。”

彼此再度拱手,他就跟趙三相一起上船去了,他們一上船,那艘畫肪也就緩緩啟動,蕩向河心而行。”

大家回到紫燕膀上,龍千裏笑道:“這個姓朱的很不錯,胸襟氣度,沒有一點富貴氣。”

楚平笑道:“真正的富貴中人,倒不一定有富貴氣,可惜的還是那些驟然得勢的小人。”

大家都知道他指的是什麽,今上武宗皇帝為太子時就跟內監交好,在他們的包容之下,經常私自出宮嫁遊,及至先孝宗皇帝駕崩,改元正德,當年事奉他的八個內監都當權幹政,劉謹、馬水成、谷大用、高鳳、羅樣、魏彬、邱聚、張永等人各據要津,其中尤以劉謹掌司禮監,馬永成、谷大用分掌東西兩廠,最為擅權跋扈。

正德三年,劉謹在東西兩廠之外,又自設內廠,用以刺探外事,權奪東西兩廠,私下互為傾軋,表面上還是合作的,因此他們擠來擠去,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龍千裏沉思片刻後才嘆道:“從朱英龍的口中聽來,這位皇帝似乎不算糊塗,但又怎麽放任閹宦胡鬧呢?”

楚平微笑道:“如果寵信一個人是昏庸,皇帝放縱八虎橫行,倒是比較聰明的,從永樂靖難三度奪政以來,皇帝雖領四海,權限並不太高,親室藩王太多,燕王能以一領之軍逼走皇帝,其他的藩室又何嘗不可,燕王是靠內監為應而得手的,欲保君權,就必須討好他們,討好一個,其余的不免心生怨恨,變亂又生,所以這位皇帝雖然在外表上好玩喜遊,卻是絕頂聰服、他把自己置於幾大勢力中,反而得以安全了”

可是這樣一來老百姓就苦了!

“奸宦弄權只在京師,外地老百姓還不會太受荼毒。”

“地方官員為了迎合權貴,自然拼命搜刮。以娛貪官著之戀,老百姓是間接吃苦!”

楚平一笑道:一個人所費有限,搜歸搜,等到一個人刮夠的時後,皇上一動手,資貨充公入庫,何嘗落到外人手中,永樂帝是個聰明的皇帝,想出這個傳之子前絕招,所以永樂之反,宦官一直在掌握大權。卻沒有一個得以善終的,過~段時間,來一次大快人心之舉,既收民心,又裕國庫,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太祖平民出身,知道民心之所向,稅賦太重,老百姓恨的是官家,貪吏苛金,老百姓恨的是官,只要殺了那個官兒,自然一下太平,大明立朝後,自永我十八年設東廠以宦官任事以來,迄今將近百年,朝廷從沒有大治過,變亂不止,但都發生在京都之內,大下其他地方沒人造反,何嘗不是任用宦官棄權的成果。”

這番理論是大家從來沒聽過的,但經常楚平一分析,還確實有道理,瘦伯樂韓大江笑道:“窮人家養了口豬,全家掉衣節食,自己吃不飽都不敢餓了豬,弄得人人都恨透了這頭豬,等到把豬養肥了,操刀一割,大部分賣掉,自己留付獵頭。煮了全家飽餐一頓,皆大歡喜,把平時為豬兒挨餓的怨氣都發泄了,就跟這個是一樣道理。炒!妙!楚兄弟你是怎麽想到的。”

楚平嘆道:“如意坊楚家在英宗時為宦官王振所陷,楚家子孫很死了太多,多少年來,一直在跟他們排對,直到先父時,才研究也其中奧妙,所以我不再去理那些事了。”

裴玉霜笑道:“太祖幼時會為人牧獵,這一套養肥了豬再宰的理國妙策,恐拍還是他們老祖宗想出來的。”

大家又是一陣哄笑。楚平這才道:”這些話我們只能在這裏說說,如果傳到官方耳中。

這大不敬罪可不輕,再說那些理論也是先父研盼而得。到底是不是還很難說。”

燕玉玲道:“我想不會差到那裏去,因為百年來,沒有一個當權的宦官能長久下去,每次帝位傳禪,總是宦官間接操縱,過了~段時間,總是被另一股勢力起而代之,然而代起者也一定是宦官,這麽帝王難道不知道定它弄權之害嗎?可是他們仍然行之若素,必然有道理的。”

楚平道:“如果這道理是真的,我們更應該守口如瓶,如果讓那些權宦知道了天下又將多事矣。”

龍千裏笑笑道:“不過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從古到今宦官弄權的事屢見不鮮,卻沒有一個太監當上皇帝的可見,自知非人,不足以掌神器,這也是官家要重用太監的理由,因為充其量,他們也不過是到此為止,不會再進一步了。”

裴玉霜笑道:“為什麽太監裏沒有當皇帝的?”’這倒是很有趣的問題,卻也是沒有人能回答的問題,劉笑亭笑笑道:“玉娘,這一問好極了,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是太監,所以無法回答,不過我想最大的原因是他們不敢當皇帝,是第一無以立後,第上是及身而止。這種絕代君王沒什麽混頭,第三是皇宮之內他不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