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載雲旗之逶迤(第2/4頁)

卓王孫回頭對楊逸之道:“楊盟主看我劍法如何?”

楊逸之嘆道:“只能說是嘆為觀止。我也只能數出卓先生一劍之中,變了三十一種速度。每一種變化都如名曲美人,令人賞心悅目之極。”

卓王孫笑道:“楊盟主所言,雖不中亦不遠矣。方才一劍中,我變了三十四種速度。盟主竟然能數出三十一種,實在是卓某生平僅見。”

吳越王故意不屑道:“就算你變一萬種速度,這麽慢騰騰的,能斬到誰?”

卓王孫淡淡一笑,道:“我就說笨人總是遲鈍。你覺得它慢,只是因為我要你覺得慢而已。這樣如何?”

他反手一抖,就如空間裂開一般,光芒驟然從他手中爆出,一閃就到了面前。吳越王雖早有準備,也不由得嚇了一跳。

卓王孫道:“覺得快了很多?其實這兩劍所用時間都是一樣的。之所以你覺得有快有慢,不過是我想讓你看去有快有慢而已。明白了沒有?”

吳越王道:“這些歪門邪道的功夫,本王倒是寧願不懂的好。”

卓王孫笑道:“明明是劍道中的至理,卻要說是歪門邪道,明明自己都不是什麽正人君子,卻要裝出一副義正詞嚴的樣子。學劍不成,敢在我面前放肆,就是該死!”一舉手,劍光就如炸開一般,冷森森地向吳越王面門襲至。

吳越王早就留神戒備多時,這時一聲大喝,雙拳帶著袖風猛然轟出,直向卓王孫的劍尖迎去。要待以剛猛無匹的內勁將他的劍尖震歪。吳越王情急下出手,勁猛氣雄,宛然有龍虎之形。

卓王孫微微一笑,也不見如何動作,劍光掣動,如遊絲春絮一般,已然搶在吳越王拳力發出之前,點在了他的額前。刹時吳越王雙拳凝在空中,再也不敢妄動。

卓王孫劍尖頓住,悠然看著吳越王,臉上的笑意不減,劍尖上的寒氣卻越凝越重。

吳越王汗珠滾滾而下。歐天健喝道:“你敢刺王殺駕?”

卓王孫微笑道:“江湖上人,可聽說過我卓某不敢做什麽事麽?”

歐天健更急,道:“我們王爺天眷隆寵,你敢動王爺一根毫毛,便是跟整個大明朝做對!任你跑到什麽地方,也逃不過錦衣衛的追殺!”

卓王孫臉色一轉而為冷笑,道:“我哪裏也不去!王爺,卓某並沒想傷你,可是你這位侍從羅裏羅嗦的,倒好象我不傷王爺一點,便在江湖上再無立足之地似的。那就不由我不得罪了。”猛然吳越王就覺面上一陣森寒,這森寒之氣就仿佛挾著極深的恐懼一般,竟讓吳越王一瞬間興起了無法抵擋的念頭。待到一呆後雙拳方要遞出,卓王孫已然收劍而立,笑道:“這一副大胡子去了,王爺可英俊多了。”

吳越王一諤,就見幾蓬毛發從空中飄下,山風簌起,臉上感到一陣涼意,舉手一摸,那道松蓬蓬威風無比的連腮胡須,已被卓王孫這一劍剃得幹幹凈凈。

吳越王又羞又惱,眼看此日之事已不可為,甩袖道:“走!”

卓王孫含笑看著他們氣沖沖下山,突道:“我與楊盟主即將一戰,王爺難道不看了再走?”

這一下群相聳動,吳越王不由自主地停了腳步。

卓王孫緩緩轉身,對楊逸之道:“江湖之上,是是非非,往往不是話語可以解釋清楚的。人人都自以為是,不肯聽從別人的,各執己說,往往至於刀槍相見。解決的方法,不外乎武力相決,武功低者聽從武功高者,這似乎也是天經地義。與其談論半天最終還是動這粗魯,不如我們一開始就決了勝負的好。楊盟主以為如何?”

眾人的目光一下都集中在楊逸之的身上,要看他如何回答這決定江湖命運的一句話。卓王孫那仿佛帶有秘魔神力的劍法已經展現過,連方才不可一世的吳越王都無還手之力,卻不知最近風頭最勁的楊盟主可有辦法應對?

就見他沉吟道:“卓先生既然如此說,楊某也無反對的余力。只是武林大計如此大的事情,單憑我們兩人的武功決定,似乎有些草率了。”

卓王孫笑道:“草率?”他的面色陡然一冷,殺意頓時如波濤般蔓延開去:“若是你們這些自命的正派無人能在武功上勝過我,憑什麽要我聽你們的話?”

眾人雖不敢隨聲附和,但都不禁在心中暗呼了聲“是”。卓王孫號稱武功天下第一,要他聽從白道江湖的安排,本就是件極難的事情。何況白道內定的“江湖大計”中,有很多都是明顯犧牲華音閣的利益的。武林之中強存弱亡,乃是天然規律,曇瞿大師等幾位有識之士見卓王孫如此跋扈,不禁都是憂心忡忡。

楊逸之眼光朝幾大門派的長老一掃,幾位長老不禁都低下頭來。

楊逸之心下暗嘆。白道中武功再無高過自己的,當此情形,又不能行車輪戰。看來此日一戰,是勢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