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領軍(第2/10頁)



  雲襄嘆道:大明數千裏海防線,即使再多幾只俞家軍這樣的虎軍,也守不住著萬裏海域。若都像將軍這樣固守一隅,倭患永難消除。

  俞重山微微頷首:主動出擊,以攻代守,固然是兵法要訣。然我水軍方動,倭寇已遠逃數裏,竄入鄰省,本官空有虎狼之師,也有勁無處使啊!

  雲襄點頭道:抵抗倭寇,不能各省分治,應該組成一支機動的鐵軍,作為主動出擊的利劍。一旦發現倭寇蹤跡,不拘地域統屬,千裏奔馳,一擊必殺,甚至揮師直指倭寇巢穴,擒敵擒王。以將軍抗倭的職責,應該立刻上書朝廷,請旨組成這樣一支專司剿倭的精銳機動部隊。是為剿倭營。

  剿倭營?俞重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公子所言甚是,不過即便有了剿倭營,要想預見倭寇侵襲的地點,予以迎頭痛擊,也是難如登天。

  雲襄淡淡笑道:將軍只需訓練精銳,上書朝廷請旨組建剿倭營。至於如何聚殲倭寇,本公子自有妙計。

  俞重山打量著雲襄,將信將疑地問道:公子不過是一個江湖老千,何以知兵?

  雲襄笑道:兵者,詭道也,與千道不無共通。在我眼裏,倭寇就如押寶的莊家,他將寶壓在我大明數千海防線,由咱們來猜,猜中了留下他們的人頭,猜不中可就苦了百姓。如果老老實實地猜,猜中的可能性實在微乎其微,不過如果出千,猜中的機率就大大增加。

  有理有理!俞重山連連點頭,望向雲襄的目光已與先前完全不同,若朝廷同意組建剿倭營,我定舉薦公子做個參軍。

  俞重山本以為雲襄定會感恩戴德,畢竟有這樣才華的人,都渴望一個展示的舞台。誰知他卻輕輕搖頭道:我從不借他人之手來賭博,我要麽不賭,要賭就要親自上陣。

  公子的意思是

  朝廷若答應組建剿倭營,俞將軍是不二人選。我可以在將軍帳前掛個參軍的虛銜,不過將軍若要用我,就要讓我指揮全軍。

  俞重山一怔,以為自己聽錯了,見雲襄一本正經,顯然不是在開玩笑,他不禁仰天大笑:書生論戰,不過紙上談兵。你既無帶兵經驗,又無半點軍功,甚至連戰場都未上過吧?竟然要我將數千將士的性命、數十萬百姓的安危交到你手中?荒謬!公子襄,你實在太狂妄了!

  面對嘲笑雲襄面不改色,待俞重山漸漸止住笑聲,他才坦然到:諸葛孔明也是一介書生,也無帶兵打仗經驗,卻能一戰成名,輔佐劉備三分天下;韓信由小卒一步登天,統率漢王全軍,最終也擊敗一代裊雄項羽。雲襄不敢與前輩比肩,但指揮幾千人馬擊敗小小倭寇,雲襄還是有這點信心。

  俞重山本來已收住笑聲,聞言不禁爆出更大的狂笑,邊笑邊擦淚道:公子襄啊公子襄!你以為你是誰?竟敢自比諸葛武侯和淮陰侯?這種從天而降的兵法大家,是幾百年才出一個的曠世天才,你公子襄何德何能,竟敢與他們相提並論?

  雲襄待俞重山笑夠了,才淡淡道:在下願與將軍比一比用兵之道。

  俞重山又是一陣大笑:如何比?如果你要跟我比背兵書,我肯定背不過你。但帶兵打仗,經驗、韜略、威信缺一不可,你除了死記硬背下幾本兵書,這三樣一樣也沒有,如何跟我比?

  雲襄面不改色道:我知道俞家軍每月都有實戰演練,你我可各指揮一軍一較高下。

  俞重山饒有興趣地打量著雲襄,像看小孩子吹牛一般,臉上滿是寬容的微笑:俞家軍是我一手訓練出來的虎軍,只聽我的號令,你有何威信指揮他們?

  雲襄沉聲道: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即登壇拜將封為軍師,對全軍有生殺大權;韓信也是有劉邦授予帥印及尚方寶劍樹立威信。在下不敢要將軍如此隆重,只要將軍借我一件可執行軍法的信物,在下願與將軍在演習場上一較高低。

  俞重山大笑著點點頭:好!以前每次演習都是咱們自己關門練兵,這回我就陪你玩玩。說著將腰間的佩刀扔給雲襄,這是本官佩刀,見刀如見人。我給你一營兵將,你可以先去熟悉一下,十天後咱們演習場上見。

  俞重山這隨手一扔,力道甚重,將雲襄沖的一個踉蹌,差點沒有接穩。惹得俞重山又張口失笑,轉頭對張宇然吩咐:你帶雲公子去軍營,我帳下各營由他隨便挑。告訴將士們,雲公子有諸葛亮、韓信之才,要大家萬不可有半點輕視。說完自覺好笑,又忍不住一陣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