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激戰牛首村(第4/4頁)

魯勾踐凝視著荊軻與麗姬二人許久,嘆了口氣說道:“荊兄弟,臨別之際,我有一言相贈。”

“先生教訓,荊軻無有不從。”荊軻聞言,俯身拜下。

“你言重了,快快請起。”魯勾踐扶起荊軻道,“天命大義,取其勢要,如今強秦日盛,雖說天下未見得就歸於嬴政,然而眼下時勢在彼卻是不爭的事實,你孤身一人,如何挽得狂瀾?”

荊軻沒想到魯勾踐的臨別贈言竟是如此,一時語塞。

沉默半晌,荊軻慨然嘆道:“在下亦知單憑一己之力,難成刺秦大事。然而,師仇豈能不報?暴政虐人,又豈能不除?”

“刺得嬴政,又來一嬴政,你想過嗎?”

魯勾踐再次銳利逼問,荊軻反倒昂然相抗:“荊某若能僥幸刺得嬴政,自有仁人義士前仆後繼,再刺另一嬴政。”

魯勾踐點點頭,他心知荊軻意志堅定,無論如何勸他不動。然而轉頭看著麗姬失落的模樣,又不禁出言相詰:“倘若嬴政除之不盡,又當如何?”

“但願蒼天有眼,得有聖王臨治之日。彼時我除嬴政,王道可期。”荊軻黯然答道,他心中也明白,放眼天下諸侯,大半驕奢荒逸,不知王道聖者何時可得。

魯勾踐撫掌大笑:“說得好!但願有聖王臨治之日。荊兄弟謹記自己之言,若無仁人當政,莫行無謂刺秦之舉。”

荊軻默然。

魯勾踐轉身向麗姬點頭示意,意在言外道:“我已盡力,二位好自為之。”隨後再不多言,拱一拱手,飄然而去。

荊軻悵然多時,未久便依從魯勾踐所言,與麗姬一起前往泰山。

泰山,又稱岱宗,雄踞齊地,高峻巍峨,尊為五嶽之首。春秋時期魯國大儒孔丘曾有“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語,由此可見泰山之雄奇壯闊。

荊軻和麗姬在泰山結廬之後,遠離戰火,日子過得倒也甚是逍遙。

荊軻每日攀上岱頂東峰練劍悟道。這裏是泰山觀日出的絕佳所在,荊軻在此俯仰天地,察日月之行,看雲卷雲舒。數月下來,雖略有所悟,但仍有幾個大的關節一直無法參透。

這一日麗姬又到峰頂給荊軻送飯,見荊軻踞坐在一塊大石上,看著前方呆呆出神。麗姬嬌嗔道:“師兄,你又在發什麽傻?”

荊軻神情沉重,長嘆道:“麗姬,我怕我會辜負魯先生,也許我根本不是一塊學劍的材料。”

麗姬輕輕放下食籃,柔聲道:“蓋先生和魯先生兩大劍術名家都說你是習劍的絕佳人選,為何你自己還這樣沒信心呢?”

荊軻愁眉不展,道:“不是我妄自菲薄。魯先生已傾囊相授,而我在劍術上卻未有寸進,這不是我愚鈍又是什麽呢?”

麗姬抿嘴一笑,道:“絕世的劍術怎麽可能如此輕易便可學到?你呀,總是心太急。”她蹲下身從籃中取出飯菜,嘻嘻一笑說道:“還是先吃飯吧,不吃飯哪有力氣練劍!再說,我看你的武藝在一天天精進呀!”

荊軻聽到師妹的鼓勵,沮喪的心情有所寬慰,他沉聲道:“師妹,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麗姬沒有答話,自從聽了荊軻與魯勾踐的一席對答之後,她知道已無法動搖荊軻刺秦的決心,於是只好將自己的心事深埋。她只期望眼下這般與荊軻相伴度日的生活能夠多一天是一天。未來,不是她不願多想,只是,他們還有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