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三岔口

李績猜的不錯,接下來的取經過程簡直就可以用一帆風順來形容,順利的讓人不敢置信,這讓大家的心情又變的開朗起來。

當然,也有一些外界的變化,比如在經過凡人國度時,輿論風向有了詭異的變化。

在之前的行程中,所到達的每個凡人國度似乎都只有佛門存在,仿佛鋪天蓋地的都是佛法氣息,而道家的存在感卻幾近於無。

這當然只是表象,這些現象只是佛門大力宣傳運作的結果,在平時的正常情況下,幾乎每個凡人國度都是道佛並重的,就連國師都一定是至少兩個,一個和尚,一個道士,在道家在內景天中占優勢的情況下,又怎麽可能有凡人國度敢於忽視道門的存在?

現在的變化就是,這些本來在佛門取經過程中偃旗息鼓,冷淡旁觀的道家子弟,也不知到底犯了什麽邪,得到了什麽上面的指示,開始和佛門一樣,大力鼓吹起這次取經了。

結果就變成,每當取經隊伍進入凡人國度,被民眾夾道歡迎時,兩側民眾都涇渭分明,一側是藏青色的道家門徒,口稱無量天尊;一側是土黃色的佛門子弟,滿嘴阿彌陀佛……

互相對立,卻又秩序井然;這是民間的對立,還在可控範圍之內,大家鄉裏鄉親的,脫了各自的道袍僧服,回去鄉裏還是好鄰居;但當對立的層次逐漸提高,爭吵延伸到朝堂之上時,可就火藥味十足,刀光劍影,恨不得當堂分個上下,比個高低。

道家之所以參與進來,是因為他們在鼓吹一種全新的觀點:這次西遊取經,取的卻不是佛經,而是道藏!

寶光山在內景天內圈,整個取經路徑也是在中圈略作曲折後就徑直往內切,直至內圈距離核心處瀚海風潮很近的寶光山為終點,

但是,內圈可不止一個古跡名勝,就在寶光山之旁,就有幾個其他道統的古跡,其中之一便是道家很著名的羅浮山,同樣以典藏出名,存冊無數。

道教在和佛門撕破臉後,就開始公開宣揚其實這次取經的目的並不在寶光,而在羅浮,由此引來糾紛無數,大家各說各理,各論各據,在輿論上打的是不可開交!

李績知道,這是道家在向他無形的施壓,有相救之恩,有道統之同,現在制造出輿論,就是讓你據此而行!

這一切,不需人教,不需分說,這一點還看不出來,這道算是白修了!

取經隊伍所面臨的,就是這麽一個紛雜繁復的局面,路上倒是安全了,原本險惡的天塹妖怪都已不在,但本來應該最省心的人類國度之旅卻變的舉步維艱,各種佛門團體,各類道家協會,爭相拉攏,說經講法套近乎,其中不乏內景天的大能之士,扮成凡人,混在其中,居中說合,或講理,或分析,或利誘,或威脅……

最搞笑的一次是在一次朝堂辨論上,扮作普通人的一名佛門大能和一名道家陽神,兩人當庭激辯,各不相讓,慢慢辯出火氣,由嘴辯變成手辨!

又不能壞了凡人廟堂,更不能害了滿朝文武性命,所以只在朝堂上拳拳肉搏!在滿朝文武看來是兩個老頭舞王八拳打架,但其實勁力內斂,摧枯拉朽,龐大精純的力量都蘊含在內秘中,些微的外泄也被導向城外一座鍋背山,

等兩人終於戰罷,各自憤然離去時,三日後,城外鍋背山轟然倒塌,世人皆不明其故,也是一段奇事。

在對待取經隊伍的態度上,佛道之間達成了脆弱的平衡,大庭廣眾,朗朗乾坤,不管私底下行事如何,但表面上的文章是一定要做的,也不僅僅是虛偽,也是一種底限,如果有一天,連這點底限都沒有,修真界就只能走向瘋狂和毀滅。

取經隊伍沒有了生命危險的威脅,但卻忽然發現自己對未來方向失去了判斷,他們連自己具體的目的地都已經分辨不清,是寶光山?還是羅浮山?

大家都把目光放在李績身上,李績卻笑而不答,避而不談,他倒是覺得,其實每個人對自己最終方向都是清楚的,這支隊伍中的四個人,就沒一個糊塗的。

綠水青山,如夢畫卷,沒有了天敵的取經隊伍悠閑的走在這樣的畫卷中,仿佛成為了畫中人,

有畫就必須有歌,李績扯開了破鑼嗓子,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山豬就撇撇豬嘴,“鴉哥,你這曲兒也太不貼切了吧?

有納戒,誰還挑擔呢?那劣馬認路好著呢,還用牽?

還酸甜苦辣,最近嘴裏淡的很,就只一個鹹,下一處市集該補些調料了!

路在何方?我就覺得前途不明,迷霧重重,要想活的長久,咱們不如打道回府來的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