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修書話別(第3/4頁)

龍陽君緩緩移到他身前,輕擁他一下道:“少龍強大的信心,已使奴家感到你可應付任何困難,珍重了。”

看著龍陽君逐漸還沒在林木掩映的背影,項少龍湧起無限的歉意。

歌舞團上下人等,在鳳菲和董淑貞的率領下,全體在廣場為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道別,目送項少龍登上新太子田健和呂不韋的馬車。

旗幟飄揚下,齊兵隊形整齊的馳出聽松院,為三人的輿駕開路,聲勢浩蕩。

由百騎禦衛護翼的隊伍馳出大街時,人民夾道相送,也不知是為曹秋道打氣,還是因項少龍的“勇氣可嘉”而叫好。

包括項少龍在內,從沒有人想過曹秋道會輸。問題只是項少龍能否僥幸不死。

這輛馬車特別寬敞,座位設在這車廂尾的位置,可容四人並坐,而項少龍這位主角,拒絕不得下,自然就坐到田健和呂不韋中間去。

近年來,他罕有與呂不韋這大仇人那麽親熱。感覺上很不自在,只望馬車快些出城。

他先向田健這新太子道賀,田健笑得合不攏嘴。呂不韋插入道:“剛才老夫才和太子討論治國之策,太子提出管仲在《牧民》篇中所說的“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恥”,確是真知灼見,有健太子登位,大齊之盛,可以預期。”

田健喜不自勝的道:“治國常富,亂國必貧。可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項少龍忍不住問道:“太子有什麽富民之策呢?”

田健呆了片晌,沉吟道:“強兵和富國是分不開的,不強兵,國家就沒有保障,不富國,兵就強不起來,此乃千古不移之理。”

項少龍心中暗嘆,知他根本沒有治國良方,只是因循管子之論,尚於空言。

他來臨淄雖時日不長,但只從仲孫龍的存在,已知齊國表面繁榮,卻是貧富懸殊。這是君主縱容貴族與商賈圖謀資財、爭相開設賭館青樓和放高利貸的後果。當然民智不齊,教育不夠普遍亦是重要原因。可是田健無視這種情況,空言強兵富民,令人可笑。

小盤之所以遠勝他國君主,正因他能真的體察民情,又有李斯這等智士之助。凡事都從實際出發,不是空談理論。

呂不韋大拍馬屁道:“太子之見,可上比管仲齊桓呢!”

田健連聲謙虛,其實心卻喜之,已照單全收了。

此時快到城門,聚集道旁的人更多,有人大叫道:“曹公必勝,曹公必勝!”

轉瞬便生出連鎖效應,千百齊民同聲喊叫,令人心神震蕩。

田健露出不自然神色,沒再說話。

呂不韋偷偷觀察項少龍的神情,見他容色波平如鏡,笑道:“少龍你的鎮定功夫非常到家。”

項少龍心中好笑。

這就像一隊球隊在客場踢球的情況,主隊占盡地利人和,若自己受不住喝倒采的聲音,這場球就不用踢也輸了。

微微一笑道:“一個劍手若受外事影響他的鬥志,怎還有資格出戰?”

呂不韋兩眼一轉,裝出忘記了某件事般道:“差點忘了告訴少龍一事。老夫與太後和小毒商量過後。已派人到邯鄲把撫育儲君成人那對張氏夫婦請回鹹陽,好讓他們能安享晚年,照時間計,他們該已抵達鹹陽!”

項少龍心中大恨,知他是故意於此時提出此事,好擾亂他的心神,使他因擔憂而不能集中精神應付曹秋道的聖劍,用心歹毒之極。

幸好仲孫玄華因要試探此事,已先一步說給他聽。否則驟然證實心中所想,說不定真會亂了方寸。

田健露出注意神色,可知早有人曾向他提及這事。

項少龍故作驚訝道:“仲父定是沒有先向儲君請示了。”

呂不韋呵呵笑道:“我和太後的用意是要給儲君一個驚喜嘛,怎可事先說明?”

項少龍嘆道:“若仲父問過儲君,就不用多此一舉:政儲君早差人把張氏夫婦接回鹹陽,只不過連太後都瞞著,沒有張揚吧了!”今趟輪到呂不韋臉色大變,驚疑不定。

鞭炮聲中,車隊馳出城門。

李園、韓闖、郭開、徐夷則、龍陽君、仲孫龍父子、閔廷章等和一眾齊臣,早聚集在城門外的曠地上,組成了送行團。

馬車停下。

項少龍首先下車,接受眾人的祝頌,齊臣當然不會祝他什麽“旗開得勝”“一戰成功”諸如此類的話。

擾攘一番後,在仲孫玄華和閔廷章的陪同下,由八名劍士穿上禮服,持燈籠前後映照,再往稷下宮馳去。

仲孫玄華肅容道:“送上將軍入宮後。我們須立即回城,此乃大王應師尊而下之嚴令,要待師尊放出火箭,我們方可到稷下宮一看究竟。”